反扒队员抓住小偷 (图片由南宁民间反扒联盟提供)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叶祯)4年前的6月12日,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聚集在一起。这个愿望就是:天下无贼。
从2007年4月成立以来,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队员也从只有男队员,到现在增加了不少女队员。至2010年5月底,他们共抓了400多名小偷,其中有80多人已被判刑,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40万元。
4年来,这群热血的年轻人是如何聚到一起的?是什么让他们坚持走到了现在?他们又经历了什么故事?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对外发言人“浪人”(网名)一一进行揭秘。
起源
外地小偷邕城作案有志之士共同反扒
聊起南宁的民间反扒,“浪人”首先提起了队友“爱与死的边缘”(网名)。
2004年,一群外地小偷在南宁猖狂作案。不少被盗网友悄悄跟拍小偷,把帖子发到了网上。帖子受到广泛关注,除了跟帖讨论,一些网友还通过网络聚合,开展反扒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团体很快就解散了。
转折出现在2006年。当年,桂林的反扒志愿者遭到小偷的报复。此事在网上传出来后,南宁的反扒志愿者义愤填膺。2006年6月12日,“爱与死的边缘”在网上建了反扒QQ群——— “南宁反扒志愿者”。
“浪人”在2006年9月知道了这个Q群的存在。出于好奇,他申请加入。由于不熟悉这个团队,且对如何反扒并不了解,加入Q群后,“浪人”基本都是“潜水”看群里的队员们聊天,并不说话。
2007年4月的一天,反扒老队员“猴年马月”在和“浪人”私聊时问他,“加入群里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想不想参与行动?如果想,就参加第二天下午的行动吧”。“浪人”愣了一会,随后一口答应了。
次日,“浪人”与“猴年马月”在民族大道碰头。当天,有20多个队员参与行动。“爱与死的边缘”给新手介绍了一些如何分辨小偷的技巧后,就开始布置任务了。
兵分两路。“浪人”和其他人共10人组成一组,由“猴年马月”带队,在火车站和百货大楼之间巡逻。“爱与死的边缘”带的那一组,在朝阳广场行动。
当天,他们抓到了一名小偷。“浪人”深受鼓励,觉得反扒很有意义,决定继续参与.
插曲
假队员要组织反扒收钱制“反扒胸牌”
随着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传播,“南宁民间反扒联盟”逐渐引起了关注。有人加入反扒公众Q群,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群体后参与进来,还有人给反扒队员捐赠设备。当然,也会有别有用心之人想浑水摸鱼。
2009年1月,“南宁民间反扒联盟”收到热心网友反映,有人冒充联盟分支的名义,私下组织热心群众,以反扒需要制作“反扒胸牌”为名,骗取钱财。
几名管理员立即组织侦察小组展开调查。经调查,一个网名为“天才/华少”的人浮出水面。此人建立了一个名为“广西保安总站”的QQ群,后更名“广西南宁反扒志愿者总站”。
“天才/华少”以“热心群众”的身份进入联盟公众Q群内,多次私下发信息给Q群人员,要求不明真相的网友加入其QQ群。后来,他更是公开在群里发信息,私自组织反扒行动,并留下其QQ群号和电话号码。
1月12日,“天才/华少”在其QQ群发公告组织“反扒行动”。联盟管理员见时机已到,便以参加为名与之接触。电话中,“天才/华少”自称是警校出身。见面后,“天才/华少”更是身穿迷彩服,吹嘘自己是退伍军人,但在交谈中漏洞百出。
最后,“天才/华少”承认自己组织过两次“反扒行动”,并向参加行动的两人各收取10元钱制作“反扒胸牌”。他表示忏悔并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再以“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名义进行诈骗以及其他违法的事情。
由于“天才/华少”忏悔态度较好,骗取金钱数额小,未对联盟造成恶劣影响,管理员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除保留录音外,责令他尽快退回骗取的金钱。
铁规
参加反扒须经审核捉贼时不能打小偷
通过这一次行动,Q群管理员意识到:队伍没有正规化和系统的训练、严格的审核和考核机制,要想长期做下去,可谓困难重重,还可能面临再次解散。
经商讨,“爱与死的边缘”指定“猴年马月”带领一拨新人进行培训。经过身份审核环节,新人们开始了半军事化训练,训练场地选择在市区某地。
训练初期,“爱与死的边缘”和“猴年马月”就多次强调,捉贼时不能殴打、辱骂小偷。这成为后来的一条死规定。
培训结束后,Q群还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成功后才能正式加入行动。这个培训制度一直沿袭至今。
随着行动的开展,Q群内部进行改组。“猴年马月”带领的这一组队员改组成为“南宁民间反扒联盟”。当时正式参与行动的成员有50多人,而“爱与死的边缘”因工作原因退出了。为了做到更正规,南宁民间反扒联盟”建立了严格的进人审核、成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员们发现,一些递交了申请表的网友其实是心怀杂念,有的纯粹为了泄愤,有的是为了报复。很多人一听说有规定不能打小偷就弃权了。
为避免有人利用Q群的名义去做其他事,南宁民间反扒联盟严格规定,除指定行动组长外,任何人不得私自组织反扒行动。
期待
反扒手册总结经验希望更多“新血”接力
要跟穷凶极恶的小偷斗争,反扒”队员以男性为主,但也不乏女队员。不少女队员经过几年来的实际行动,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那叫一个“高”。走在街上,谁是小偷,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总结几年的反扒经验,“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管理员们觉得,只有把反扒的知识向公众传授,群防群治,才可能早日实现“天下无贼”。
2009年6月,“南宁民间反扒联盟”队员自筹资金,总结民间反扒过程的经验,整理编辑成《南宁市公民防盗防抢安全手册》。手册图文并茂地教群众如何防盗抢,破解小偷的作案手法。6月9日上午,队员们拿着反扒手册,与志愿者一起来到市中心的几个十字路口,免费向过往的市民发放。
这本反扒手册得到了市民的好评,不少反扒队员的亲朋好友都向他们索要。2010年1月31日,“南宁民间反扒联盟”再次印刷了反扒手册,放到市中心一家大型超市的一楼柜台,由市民自由领取。
4年来,要求参加反扒的网友不少。经过培训、审核后,真正参加行动的网友有160多名。“浪人”觉得,这人数虽然不少了,但后备力量仍比较空缺。因为队员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反扒行动的,希望能有更多有志之士参加进来,为首府南宁奉献微薄之力。
无悔
遭小偷报复不后悔失主冷漠让人心寒
2009年2月10日晚,民间反扒联盟成立3年来第一次遭到小偷的蓄意报复。
当晚7时30分,“浪人”等5名队员路过中山路南门菜市,发现小偷足迹。就在他们开展反扒行动时,遭到20多名年轻男子的报复。这伙人操起夜市摊的椅子、酒瓶等物品,冲上来殴打反扒队员。
打斗过程中,对方还曾拔出几把砍刀。5名队员均不同程度受伤,伤势较重的“老吴”头部被缝了13针。“浪人”眼角受伤,缝了4针,还有两名队员分别进行创口缝合13针和4针,其余两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擦伤和瘀伤。
“浪人”说,遭遇小偷报复他们能理解,但最让他们心寒的就是,一些失主的冷漠及不配合。
有一次,“浪人”独自路过朝阳广场时,两个小偷正在对一个女孩的钱包下手。“浪人”抓住其中一个小偷后,要求女孩报警并去做笔录,结果女孩拿回钱包后,悄悄溜走了。
还有一次,“浪人”和队员在中山路抓获几名小偷,当时失主的钱包里有3000多元。警察到来后,要求失主一起去做笔录。失主却死活不愿意,说“只要钱拿回来就行了”。队员们都很气愤,连警察都忍不住指责那名失主。几经劝说,失主才肯配合公安机关立案。
各种不同的遭遇,没有任何的报酬,还要面临生命危险。“浪人”说,这一切,都没有让 “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队员们后悔过。
相关链接
“南宁民间反扒联盟”的公众群Q号是46391500,如果你想了解他们,或是想加入他们,不妨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