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在‘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定位的基础上,邕宁区提出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乡一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努力增加二、三产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三个产业协调联动、多点支撑、多点拉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邕宁区将工业经济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力开展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征地拆迁等方面工作,形成了长短项目并重、大小项目并举的工业项目建设新高潮。今年6月以来,邕宁东部工业集中区又一次赢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了广发重工、广西建机、五菱桂花、三一重工等重大项目,在八尺江畔,一座东部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在把工业作为重点的同时,邕宁区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积极研究探索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邕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生产,培育优质稻、甘蔗、西瓜、甜瓜、蔬菜等优势产业,发展了淮山、桑蚕、食用菌、红龙果、芝麻鸭、温氏鸡、野猪等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良好格局。温氏鸡养殖、红龙果种植、开田大棚蔬菜种植等项目已经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力,推送了城区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此外,邕宁区大力培植第三产业,做好城区的商业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利用邕宁历史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顶蛳山古遗址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区。同时以建设宜居城区为切入点,加快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和乡镇街道综合整治工作,为居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步伐建设新区
寒冷的冬日下,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的工地上却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一期累计完成投资43570万元,占总投资的43.57%。”该项目负责人说。
近年来,邕宁区加大力度推进新区开发建设,紧紧围绕新区规划、产业定位、功能布局,突出解决资金、土地、体制机制等问题。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了。其中邕江大学仅用7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30多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邕宁速度”。
2012年,邕宁区启动了重点项目推进先锋示范攻坚活动,以每两个月为一周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建设推进,其中第一期先锋示范攻坚活动中,组建了55个先锋突击队,坚持倒排工期,坚持一线督查,坚持每周总结推进,重点项目推进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目前,人民医院搬迁项目正开展土地清表及平整工作,“两院一部”主体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青少年交流中心已落实用地选址。
同时,充分利用“BT”模式,邕宁加快推进道路、水、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龙岗商务区已有42条道路完成施工图备案工作,其中已开工建设道路26条。
统筹城乡发展营造整洁城乡环境
中和乡孙头坡。古屋上的牌匾显示了历史的沧桑。记者 韦玮 摄
走在邕宁区中和乡,仿佛置身小县城:熙攘的街道,平整的道路,篮球架、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正在加紧布局……“这里交通很便捷,生活也舒适。”中和乡居民梁先生指着日新月异的街道说。
近年来,邕宁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管理和服务、镇村规划管理体制、户籍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改革,开展农村居住规划,培植支柱产业,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邕宁区扎实推进城区内“五纵四横”公路主干网络的实施,蒲庙至灵山二级公路全线竣工通车;蒲庙至百济、中和至新江两条二级公路已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正在办理用地预审。辖区内集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主干路网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已初具雏形。
强化城市管理工作,邕宁区启动了蒲津公园改造工程、旧街区风貌改造工程、旧城区园林改造工程,着手对蒲津路、那元路、银峰路等旧城区交通主干道进行扩建改造。继续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加大小街小巷改造力度,对城区易涝点路段进行全面清淤清障和加固维修。深化创建文明城活动,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联合执法,加强乡镇环卫设施、人员配备,促进了长效管理,营造干净、整洁、优良、有序的城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