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民族商场历经28年风雨 留下一代人的购物记忆

发布时间: 2017-07-27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陈蕾 陈叶冰 |责任编辑:

1992年4月1日,不少市民来逛民族商场,商场门前停满了自行车  (资料图片)

与南宁同期的几个旧商场相比,民族商场内部的环形结构设计别具一格

八旬老人崔润业在民族商场经营乐器生意已有28年。记者程勇可摄

【前言】

民族商场,曾经有南宁最火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曾是南宁人最爱去的淘货“圣地”。来这里选购音响器材、相框和电子产品一度是新潮而流行的生活方式,留下了一代人的购物记忆。今年7月19日,一则《南宁市总工会宿舍区及民族商场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投资人中标公示》消息传出,这意味着民族商场即将改换新颜,原址或将新建一个城市综合体。28年,民族商场承载了众多“60后”“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它给众多老南宁带来几多欢乐、留下几多回忆。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许多老居民、老经营户,从他们的讲述中,带你重新认识这座老商场。

上世纪90年代,新潮的娱乐方式卡拉OK火遍大江南北,位于民族商场4楼的蓝月亮卡拉OK歌厅成为南宁人休闲娱乐活动的首选地。其场地中央是灯光摇曳的舞池,场地一侧的小舞台上,手持麦克风的点唱者对着小电视陶醉地唱歌。

时过境迁,曾经引领一个商业潮流时代的民族商场风光不再。透过28年商业业态的变迁,让我们走近民族商场的繁华与落寞。

开业火爆曾经最火的休闲娱乐场所

1989年8月,地处朝阳花园(现朝阳广场)旁的民族商场正式开业。当时,朝阳花园周边是南宁最热闹的商业区。带着好奇与激动,李先生和女儿走进这个人潮涌动的新商场。“爸爸,这个商场好漂亮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女儿兴奋不已,尤其是商场内部的环形结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彼时,30岁出头的李先生是南宁市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正寻思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相聚交流的场所。眼见卡拉OK歌厅在全国遍地开花,南宁尚处空白之地,李先生便和几个好友凑了16.5万元,在民族商场4楼租下200多平方米,准备大干一场。

1991年8月15日,以香港歌星李克勤经典粤语歌《蓝月亮》为灵感,蓝月亮卡拉OK歌厅正式对外营业。歌厅内设唱歌的小舞台和100英寸投影屏幕,中间为大型舞池,共有16张桌子。营业时间从晚上7时30分至12时,入场门票10元一张,进店消费可免费唱歌。

卡拉OK歌厅丰富了原本单纯在舞厅跳交际舞的娱乐功能,形成跳舞与唱歌相结合的新娱乐方式。经营几个月后,蓝月亮的经营面积扩大至300平方米,桌子数量从16张增至24张,还专门开设了4个包厢,平均每晚营业额达2000元左右。

蓝月亮不仅吸引南宁市众多文学界人士来此一展歌喉,更成为大学生和年轻人推崇的休闲娱乐好去处。蓝月亮还与《南宁晚报》进行了近3个月的合作,在报纸上开设“一句话歌评”小专栏,邀请市民点评喜欢的歌曲,创造以歌会友的交流平台。

淘货“圣地”经营格局鲜明商品种类多

1997年初,因南宁市内卡拉OK歌厅逐渐盛行,加上经营理念的转变,蓝月亮搬迁至当阳街,并更名为蓝月亮夜沙龙。作为南宁市最早的卡拉OK歌厅之一,蓝月亮的火爆程度也折射出民族商场经营初期的热闹景象。

根据发展需要,民族商场逐步调整商业业态,相继加入个体经营户,并形成了鲜明的经营格局。1楼经营舞台灯光、广播系统、家庭影院、小家电、安防产品等;2楼经营电子配件、音响、电器、维修、潮流男装等;3楼经营工艺品、装饰画、乐器、音像制品和电脑软件等;4楼经营婚纱礼服、摄影道具、影楼彩妆、摄影器材等。

位于3楼的乐器行可谓南宁市最集中的老牌乐器市场。早在民族商业开业时,崔润业经营的南宁市民乐乐器有限公司便在此扎根,主营中西乐器、鼓类、锣钗、各种乐器系列配件及维修工作,经营范围面向全广西。在崔润业的记忆中,公司生意最好的时候租了两个仓库,还有6个工人,销售旺季月收入有上万元。

在一段拍摄于2013年5月18日民族商场2楼电子电器城开业仪式视频中,商场外人头攒动,欢快的锣鼓声、精彩的舞狮表演引来阵阵喝彩声,一获得液晶电视大奖的市民开心地比了个剪刀手。视频同样记录下商家的卖力宣传,其中一家音响店还专门打造了一间豪华的视听体验室,让顾客现场感受音响的震撼效果。

褪去繁华生意起伏老商户坚持经营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宁市增添了许多现代化大型购物商城,已经28岁的民族商场渐渐褪去喧嚣与繁华。车水马龙中,这座地处朝阳商圈、充满年代感的大楼显得格外沉寂。

7月23日是周日,记者走进民族商场。清淡的生意让商铺老板们提不起兴致,玩手机、闲聊似乎已成为日常状态。由于商场属于开放式格局,仅靠天花板上陈旧的吊扇难以驱散夏日的闷热。偶有顾客前来购物,逛上半个小时便会汗流浃背。

在2楼男装区,共有4个铺面的吴先生连连摇头,“现在大家都去逛新的商城了,这里环境不好,别人都不想来了”。来到曾经丰富了南宁人娱乐生活的4楼,其中一个闲置摊位张贴着商场管理部于2016年8月4日张贴的告示,提醒经营户该摊位正在招商,严禁个人擅自存放物品。

阵阵悠扬的乐曲从3楼传来,为商场增添了不少生气和活力。声音来自此营业了8年的德声琴行,二胡、古筝和葫芦丝三种传统乐器合奏出美妙的民乐。其中,负责演奏二胡的李德宁便是德声琴行的总经理。

今年6月1日,德声琴行刚刚从原本仅有40平方米的铺面搬迁至现在100多平方米的铺面,张贴在门口的“生意兴隆”红色字帖依然鲜艳。李德宁表示,除了销售乐器,琴行还开设了乐器培训项目,总体来说,生意还可以。

目前,民族商场共有11家琴行,崔润业是其中资格最老的经营户。走进这间100多平方米的铺面,堆放在店内的货物导致空间有些杂乱,崔润业正弹着电子琴打发时间,“现在店里就我和家人在打理,仓库也退租了,货物只能堆在这里”。尽管近几年生意不复当年,已经80多岁的崔润业却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坚持服务老朋友和新顾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