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藏家收藏150顶各型军盔 广西图书馆今展出20顶

发布时间: 2017-08-01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陈蕾 宋延康 |责任编辑:

农健(中)向市民介绍自己收藏的军盔

电视画面里,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令人热血沸腾,南宁民间军盔收藏家农健也以特别的方式向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8月1日至7日,“军盔的名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军盔主题展”在广西图书馆展出,展品均为农健个人收藏,这也是广西首次举办以军盔为主题的展览。

7月31日,在广西图书馆一楼大厅,农健正忙着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同布展。“我从小在部队长大,特别崇拜军人,所以2004年刚接触收藏时我就明确了收藏方向。”尽管军盔收藏仍属冷门,但是在农健看来,军盔作为重要的单兵防护装备,不仅抵挡着战场的弹雨,守护着军人的生命,更见证着军队的发展,凝结着科技的进步,彰显了国家的崛起。

如今,农健已收藏了4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50顶各型军盔,涵盖步兵盔、伞兵盔、飞行盔、战车盔、潜水盔、特种作战盔等多种盔型,成为华南地区军盔收藏第一人。在农健的众多藏品之中,还有一顶出土于南宁的日制90式钢盔,据推测为昆仑关战役的遗留物。尽管钢盔已经锈迹斑斑,却是日本侵华的铁证。

除了收藏军盔,农健还会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以及军盔来源和背后的意义。农健说,收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淘到心头好,更重要的是探索求知和公益分享的乐趣。为此,从去年开始,农健主动联系大专院校及中小学,义务开展国防教育,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军盔展示和课件讲解,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积极弘扬爱国拥军精神,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和看到军品,在此次军盔主题展中,农健特别精选了20顶涵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装备、使用过的具有代表性的军盔,并搭配20块展板辅以清晰文字介绍和生动图片,分别从“1927—1945”“1945—1949”“1949—1979”“1979—1997”“1997—2017”五个时间脉络讲述军盔发生的动人故事和蕴含的珍贵军事与史料价值。

据悉,广西图书馆还将在8月5日上午推出由农健主讲的“从军盔看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光辉历程”讲座,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以来装备、使用过的各式军盔为线索,梳理解放军军盔发展历程及装备建设思路,分享鲜为人知的解放军战史,折射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杂到精、从弱到强的曲折历程。

军盔抢先推荐

90式钢盔

从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打响建军第一枪,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年间,红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仍处于简陋阶段。1937年至1945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及新四军,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开始佩戴所缴获的日军90式钢盔。

这款钢盔的设计相对符合亚洲人体型,头盔的固定带使用绸制固定带,需要士兵进行打结固定,以保证头盔的松紧度。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困难,国防经费有限,中央军委把解放军缴获最多、库存最大的日制90式钢盔作为部队用盔,以解战备之需。此后至1979年,该钢盔也成为解放军佩戴时间最长、配发范围最广、经历战事最多的军盔。

98式坦克盔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发展突飞猛进,99式、96式主战坦克等大批新型陆战装备列装部队,98式坦克盔随之应运而生。这款头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高分子复合材料防弹坦克盔,结束了解放军装甲兵部队长期佩戴苏式坦克皮盔的历史,其设计及工艺水准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于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首次亮相。

TK-12型飞行盔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装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该飞行盔是中国专门为歼-11战斗机、歼-15舰载机配套生产的飞行盔。该盔外形简洁,顶部5个一字排列的气孔是其主要识别特征,可搭配光电瞄准载具。金色涂装、配以八一军旗的TK-12型飞行盔更被称为“金头盔”,只有实战化演练中战绩骄人的飞行员才能佩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