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细微之处揭真相 寻痕追迹惩罪犯

发布时间: 2017-08-04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陆增安 |责任编辑:

民警在现场找寻嫌犯遗留的蛛丝马迹(江南公安分局刑侦综合大队供图)

在警匪影视剧中,警察面对凶残歹徒时的一招制敌、飞车追逐、短兵相接、枪林弹雨……这些画面总是引人入胜。但在每起案件侦破的背后都有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每日重复着现场勘查、提取解剖等等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他们很少直接破案,但却能为破案提供有利证据;他们不直接参与抓捕,却能用科学技术锁定真凶。他们,就是刑事技术民警。

在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刑侦综合大队里,就有那么一群“80后”“90后”,平日里的他们更多的是默默地奔波在案发现场,埋头在实验室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找寻犯罪嫌疑人遗留的蛛丝马迹,让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罪犯无处遁形。7月31日,记者走近这些幕后英雄,让他们带领我们走进错综复杂的案件现场,去揭开被层层迷雾掩盖了的犯罪真相……

幕后英雄:用证据说话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技术员多一分辛苦和责任,犯罪嫌疑人就会早一天落网。”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们一贯的工作宗旨。

都说刑事技术民警是公安队伍中的幕后英雄,这话一点没错。因为技术民警行业的特殊性,他们通常工作在案发现场与实验室内。而刑事技术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在无数个现场的背后,无不饱含着技术民警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要善于收集细微的证据,通过比对、实验、研究,找出隐藏的犯罪痕迹,最终让犯罪分子落网。

技术民警们最日常的工作就是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干我们这行,就得要吃得了苦、熬得住累。”一个简单的入室盗窃案,从现场拍照固定到痕迹物证的提取,一套程序走下来,往往都要一两个小时。

“每次出案件现场时,我们都会换位思考:假若我们是罪犯,我们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正是在这些艰苦劳累且枯燥乏味的勘查现场里,他们找到了一个个犯罪分子遗留下的蛛丝马迹,用证据“说话”,给侦察员提供了侦查线索和方向,并锁定真凶。

“80后”法医罗镇还记得去年4月9日发生在辖区的一起命案:两名女性在家中被人杀害。当时,案发现场一片混乱,罗镇和“90后”技术民警左沂东接到指令后早早来到现场拍照固定现场、提取痕迹物证,从上午9时许一直忙到下午3时许,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勘查结束后,两人还调侃着脱下衣服看谁能拧出汗水来。

最终,侦察员根据他们提供的技术证据及线索,很快展开搜捕并成功将真凶抓获归案。

智慧警务:智能作战打击防范让破案提速增效

在南宁生活多年的陈某原籍广东,他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今年6月27日,他潜入江南区白沙大道某小区里实施盗窃。不久屋主李女士回到家中,打开房门,屋内一片狼藉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赶忙报了警。刑侦综合大队的技术民警同辖区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经过初步查看,被盗物品包括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价值一万多元。

民警在走访案发现场周边时,发现监控视频拍下陈某的画面模糊不清,给案件侦破带来了困难。但令人欣喜的是,技术民警在现场勘查中,在厨房地面一个不起眼的矿泉水瓶上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微小的痕迹。顺着这个线索,很快就锁定了陈某的藏身位置,最终成功将其抓获归案。

“现在我们办案,一些细微的证据都能通过系统来识别。这样一来,比过去靠人工比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从事技术民警十多年的刑侦综合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周俊向记者坦言,智慧警务大大缩短了破案周期,一般的抢劫案,只要短短数日就能破案。

据了解,自去年南宁市公安局启动“智慧警务”建设以来,特别是在刑事技术领域的建设方面通过大平台、大数据的不断融合和应用,实现警务模式物联化、数据化、智能化,首府公安也在打击防范违法犯罪上如虎添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