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呵护碧水蓝天 海外媒体点赞南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发布时间: 2017-09-11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作者: 王黎黎 |责任编辑: 沈晔

南宁风光美如画。 (资料图片)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中国—东盟信息港了解建设进程。 (俞靖摄)

《中国南宁:呵护碧水蓝天做足生态文章》报道截图。

海外华文媒体表示南宁的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俞靖摄)

记者们拍下南宁的美景。 (俞靖摄)

记者们走进景区观赏南宁美景。  (俞靖 摄)

海外华文媒体对那考河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 (俞靖摄)

海外华文媒体详细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俞靖摄)

9月4日至5日,由中新社主办的“‘行走中国·感知五年’2017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广西向海经济新篇章”活动在南宁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典、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家华文媒体高层和记者走进青秀山风景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展示中心、那考河湿地公园等南宁重大项目、民生工程,考察了南宁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多层面、多视角感知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脉络、历史文化积淀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南宁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治水、建城、为民”为主线,加快推进绿城品质升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先后摘取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多块生态文明建设金牌,获得国家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试点,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发展道路。

举目满眼绿,白云伴蓝天,古河展新颜……漫步于绿城,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不禁赞叹:“生态宜居”正不断嵌入南宁人的幸福生活。通过实地采访,这些海外华文媒体自愿担当南宁海外的“代言人”,用笔触或镜头把南宁介绍到世界各地。

媒体团在参观我市的建设情况后感到十分激动,大家争当“代言人”,通过镜头和笔把南宁的美传扬到世界各地。在聚焦之行还未结束时,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已立即将在南宁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纷纷通过网络抢先在相关媒体网站发布——9月4日,加拿大网络电视365netTV.com刊发了《海外华媒惊艳南宁青秀山愿为美景代言》;9月5日,美国维加斯新闻报在网站刊发《中国—东盟国际光缆建成南宁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9月5日,葡萄牙葡新传媒发布了《浅尝一次就会上瘾的南宁,你最不该错过的美丽城市!》;加拿大光华报刊发了《海外华媒探访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纳污河”变高颜值湿地公园》一文,华人PT门户网站、华人头条、西非华人在线、日本华商网、非洲时报网等网站和APP刊发了《中国—东盟携手共筑“信息丝绸之路”》一文……

此次来邕的海外华文媒体把广西、南宁的美景和成果分享出去,为南宁向世界发声,让世界走进广西和南宁,认识并了解广西和南宁,展现出广西和南宁建设的新成果。

现摘取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生态环境建设显成效

青秀山风景区、桂林山水只是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的缩影。“广西沿海沿江又沿边,山水风光绚丽多姿,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历史文化深厚悠久,生态环境舒适宜人。”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政策法制处处长朱锋在与这些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座谈时说,广西“时时可旅游,处处可旅游”。

——摘自《海外华媒惊艳南宁青秀山愿为美景代言》(来源:加拿大网络电视365netTV.com)

南宁的植被覆盖率很高,是联合国人居城市之一。坐落在邕江江畔北侧,青秀山风景区成为了镶嵌在这座城市里的一块翡翠。

高高耸起的就是著名的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启建于明朝,龙象塔在历史的飘摇中经历了破坏和修建,如今依然屹立在凤翼岭上,眺望远方,成为广西第一高塔。登上塔顶,远处邕江的风光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南宁埌东新城的美好景观。

龙象塔的倒影落在了背面的天池水面上,形成了池水影塔、交相辉映的塔影天池,成为了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

——摘自《浅尝一次就会上瘾的南宁,你最不该错过的美丽城市!》(来源:葡萄牙葡新传媒)

“晒”出头顶的蓝天

南宁市对此高度重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围绕3个“100天”的任务目标,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集中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理行动。

从建筑工地到重点路段,从企业堆场到消纳场,全市各级各部门综合施策,集中开展了针对性的整治,还市民一片蓝天白云——

针对建筑垃圾、散装物料超载和撒漏难题,南宁市围绕治理环节创新管理手段,抓牢工地和散装物料源头、消纳场和散装物料终端以及运输路线“两点一线”监管,变被动管控为主动监管,转变了以往“事后管理”的老思想。

针对扬尘治理中因权责交叉、多头执法而导致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南宁市推进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转变了以往“九龙治水”的老局面。

针对以往社会公众对扬尘治理工作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南宁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及活动载体,激发社会主体力量,转变以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老意识。

此外,南宁市还通过制定实施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5)、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14—2016)行动方案,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强化大气污染监测与综合整治。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南宁扬尘“重灾区”面貌大变样,日渐改善的空气质量也让市民可以骄傲地“晒”出头顶的蓝天。

——《中国南宁:呵护碧水蓝天做足生态文章》(来源:欧洲新闻网eztv.cc欧洲华文电视台主办)

“海绵城市”建设成样板

那考河项目只是南宁建设“海绵城市”尝到的“甜头”之一。注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后,南湖环湖步道可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成为当地民众休闲的好去处;青秀山兰园内,因雨水回收利用每年1.1万吨,节省提水费用120万元人民币。“海绵效应”正逐步在南宁显现。

“参观完这些示范点,感觉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真是大手笔。”张自如表示,据她了解,“海绵城市”是近年兴起的一个概念,但广西南宁已做得很好,可以作为中国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样板。

——摘自《海外华媒探访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纳污河”变高颜值湿地公园》(来源:加拿大光华报)

美丽的城市离不开科学的治理和共同的维护,那考河湿地公园作为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成果,一改从前臭熏纳污,摇身一变成了小清新、高富帅。

我们对湿地环境的整治效果极力赞赏,美景让人耳目一新。清澈的河水,扑面而来的花草芬芳,栈道、凉亭、水车,为我们带来自然淳朴的感受之余,也消减了几分暑气。

那考河湿地公园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以休闲休憩为主要功能,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家庭出行、消暑解乏的好地方。大片由鲜花拼凑而成的颜色鲜艳的梯田,水光微漾的溪涧河道,一下子吸引了众多游客,不但成为了网红拍照的集中地,还把我们的习大大给吸引过来了!(有图有真相哦~)

——摘自《浅尝一次就会上瘾的南宁,你最不该错过的美丽城市!》(来源:葡萄牙葡新传媒)

南宁市以第一名的成绩列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名单,正式开启了系统性建设“海绵城市”的步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就是形成大量的“海绵体”,比如河、湖、池塘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雨水将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建设“海绵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南宁市会像一块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摘自《海外华媒聚焦广西南宁“海绵城市”建设感受会呼吸的绿城》(来源:西班牙侨声报)

“南宁渠道”越走越畅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业务平台(南宁)运行顺畅,搭建起了连接区内和境外各银行机构的资金汇划“高速路”。

此外,人文合作不断展开,从政府高层互访到民间交往,从文化艺术到文化产业,从公共服务到人力资源培训,从旅游业到学术交流,通过在南宁开展的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南宁渠道”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加深了解、尊重和欣赏,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摘自《中国—东盟国际光缆建成南宁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来源:美国维加斯新闻报)

当下,互联网正在成为继陆路、海运、航空之外,另一条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信息港由中国和东盟共同建设,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合作互利为基本内容,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和东盟信息枢纽,推动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全方位服务海上丝绸之路“五通”建设。

——摘自《中国—东盟携手共筑“信息丝绸之路”》(来源:华人PT门户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