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邕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9-15 |来源: 东博会秘书处 |作者: http://www.caexpo.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9&id=219358 |责任编辑: 沈晔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逐渐深入,双方开展技术交流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特别在全球自然灾害多发的大背景下,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防灾减灾合作,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9月13~14日,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防灾减灾水平”主题的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南宁召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南宁,在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图为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气象局、投资促进局、民政厅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伟京,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斯里兰卡科技部副部长拉克什曼•塞内维拉特纳,越南科学技术联合会会长邓武明,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功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何满潮、崔鹏、王会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等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或在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伟京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陈剑代表中国科协致开幕词。

广西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主持论坛开幕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伟京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向出席论坛的中外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并简要介绍了广西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一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共同面临相近的台风、暴雨、区域干旱等气象灾害,共同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次论坛为国内外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与企业家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探讨如何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民间科技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民间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他表示,防灾减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自然灾害是我们的共同任务。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携起手来,深化交流,扩大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保驾护航!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流体动力学家曾庆存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何满潮作主旨报告。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陈剑受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的委托代表中国科协致开幕词,他希望与会代表要借助本次论坛的防灾减灾领域协同创新大平台,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同时也要讲好中国案例,为国际社会防灾减灾贡献中国智慧。越南科学技术联合会会长邓武明,法国国家研究院主任伊曼纽尔•菲利普•阿尔塞•加尼尔等境外嘉宾在致辞中也大力呼吁依靠科技创新,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各国防灾减灾水平,造福各国人民。广西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主持论坛开幕式。

斯里兰卡科技部副部长拉克什曼•塞内维拉特纳作主旨报告。

越南科学技术联合会会长邓武明作主旨报告。

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是列入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整体框架的高端专业论坛,来自中国、越南、泰国、法国、巴基斯坦、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备灾中心、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20个境外单位或团体,以及国内各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约32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流体动力学家曾庆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何满潮等17位中外院士和嘉宾登台作主旨报告,共同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防灾减灾协同合作机制和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等议题。论坛于13日下午还举办了落实仙台减灾框架与“一带一路”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主题沙龙,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赛霓、缅甸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救济安置司副主任温欧玛等嘉宾做精彩演讲,为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次论坛充分发挥民间科技组织力量,加强民间科技创新交流,有效推进区域内防灾减灾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图为落实仙台减灾框架与“一带一路”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主题沙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