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守红线护生态 践行和谐共生理念

发布时间: 2017-11-30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作者: 阮晓莹 |责任编辑: 刘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近日,南宁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把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水利工作方方面面,按“治水、建城、为民”的工作主线,加快建设南宁市水利防洪抗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围绕民生热点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近年来,我市围绕城市堤防、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区域规模化灌区节水改造、“双高”糖料蔗基地水利化等民生热点,积极推动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如何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首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农业生产,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和灾后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实施区域规模化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其次,扎实做好水利扶贫工作,统筹做好水质不合格地区的水质改善工作,积极实施城镇集中供水及供水管网延伸工程,解决贫困地区水源保护基础薄弱问题,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安全运行,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水利基础。

  李伟进表示,市水利局已有明确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五化大型灌区和10座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争在粮食主产区、优势农产品产区、桂中旱片宾阳部分及贫困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一般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新建一批现代灌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以上,南宁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3.9万亩。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全市421个贫困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至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达83%以上;支持贫困地区的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安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水利基础。

  水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今年,南宁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先后通过技术验收评估和行政验收。

  下一步,我市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扎实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统筹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县级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地下水超采得到全面遏制,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体系,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有所下降,输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明显减少,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

  深化水利改革

  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

  在深化水利改革方面,水利部门将继续加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指导县区乡镇落实河长制6项主要任务。持续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水行政管理职能,提升水利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落实好金融支持水利政策,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使水利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同时,还将加强水利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多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记者 阮晓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