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升为“国家级” 水质再提升

发布时间: 2018-01-02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凌剑伊 韦立锋 |责任编辑: 刘静

  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美景 通讯员  黄汝德 摄

  日前,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等84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本报2017年12月28日已作报道)。现在漫步在位于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里,云淡风轻、廊桥幽幽、微波荡漾,游人三五成群,有的驻足拍照,有的散步赏景。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滩涂荒地。

  昔日滩涂水库如何华丽变身城市“绿肺”?据介绍,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育区和恢复修复区中,湿地生境保护恢复措施已得到很好落实,一系列的生态恢复措施使得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改善了区域的生境状况,不仅促使园区植被绿化面积的提高,更促进了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独特山水 近年来逐渐成为热门景点之一

  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853.29公顷,它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为主体,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湿地生态观景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已经成为横县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名片。

  真正来过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会用四个词来形容:清秀俊朗、水天一色、天然氧吧、生机盎然。

  据介绍,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内岛屿星罗棋布,库湾库汊形态自然,水面宽阔,与青山、湖水形成一幅幅独特的山水画,集湖光和山色于一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近年来,逐渐成为当地的热门景点之一。

  在湿地公园外围区域,是横县茉莉花种植基地之一,花海景观、茉莉花文化体验也成为湿地公园的一道亮丽风景。湿地公园外围零散岛屿中种植有生态果园、甘蔗、荔枝、芭蕉等经济作物。岛内的经济作物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周边的水域则为这些经济作物提供了屏蔽病害虫的天然屏障,通过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形成了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内外兼修 湿地公园水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3年1月,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已经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获得“国字招牌”试点资格,5年后通过国家验收后才真正升格“国字招牌”。5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湿地公园的管理者来说,却是无数日夜的辛苦付出。

  “水质的有效改善使水里有更多食物可供鸟类觅食。”记者翻阅以前的影像资料,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湿地公园从一开始的荒芜到后来逐渐建设的各个景点,湿地类型逐渐丰富。据介绍,公园实施了鸟类栖息地专项改善工作,于2015年、2016年分别依托2013年、2014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贴项目,在大岭、金星顶等区域布设人工鸟巢400个。

  此外,湿地公园还多次开展生活垃圾清理、清除拦网塘、网箱清理、筑坝塘清除等,有效改善了湿地公园内水质,为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

  为保证湿地公园不受农业灌溉、水库调蓄洪水、电站发电等影响,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积极与西津水库管理部门、县农业局形成了定期协调机制,公园补水主要来源为自然降水、水库调控等,水资源补给充足,水资源丰富。

  为改善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状况,重点开展网箱、淡水珍珠、拦网塘等水产养殖场和地笼等非法捕捞清理工作,依法清理湿地公园内源污染源,对农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重要污染源加强整治,使得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水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有效管理 立法加科普宣传增强保护意识

  为明确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范围,强化西津湿地保护意识和保护价值,加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去年11月1日,《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正式实行。

  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将周边的莲塘中学、平马中学、兴华中心小学、莲塘中心小学设为定点联系点,开展“湿地科普进校园”专题校园宣传活动。此外,还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到社区、农村开展社区宣传活动,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间,开展湿地科普宣教进社区活动数百次。

  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字招牌”湿地公园,当然,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要跟得上。目前,湿地公园已经建设有完整的环线型游览道路,有形式多样的生态游览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而且,交通道路网络发达,公园内的码头、消防、警卫安全、通信都逐步完善。(记者 凌剑伊 通讯员 韦立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