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运动项目多样 广西健身休闲产业将步入“快行道”

发布时间: 2018-02-27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王小欢 |责任编辑: 沈晔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焦点对准国民健身和休闲的不同需求,旨在为老百姓健身休闲铺路。《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广西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消费需求愈加旺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等,健身休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有哪些发展目标?

运动项目多面开花品牌赛事重点关注

《实施意见》中提出,全区要普及日常健身,发展户外运动、特色运动,继续办好品牌赛事。

●日常健身推广发展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

●户外运动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运动等健身休闲项目。如发展登山、攀岩、徒步、越野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发展滑水、冲浪、帆船、游艇等滨海水陆健身休闲项目;推动汽车露营营地、中小型赛车场、骑行服务站建设,组织家庭露营、青少年营地、主题自驾等活动,打造“1+6”自驾路线和营地网络(以南宁市为自驾中心,来宾—柳州—桂林—贺州山水生态线、贵港—玉林—梧州休闲娱乐线、钦州—北海—防城港海洋运动线、崇左—防城港边境特色线、河池—百色—崇左红色户外线、南宁—拉萨自驾路线6条线路)等。

●品牌赛事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系列赛、中国-东盟城市足球邀请赛、中国-东盟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赛等。

●特色运动发展抛绣球、打扁担、抢花炮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健身休闲体育项目,打造“壮族三月三”、炮龙节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如何实现产业化?

培育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拓展体育旅游

广西将实施健身休闲服务精品工程,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服务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打造一批优秀健身休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加快培育健身休闲社区、体育综合体、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园区等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建设体育产业园。

根据《实施意见》,全区将促进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将体育旅游融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加快将广西建设成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

此外,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区内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强化体育与科技结合,培育一批体育高新技术企业,向市场提供具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体育科技产品。大力发展体育传媒新业态,推动体育与传媒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体育+电影”“体育+音乐节”“体育+媒体”的新兴业态。

体育休闲产业2025愿景

1★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

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以上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200万人以上

4★建成15个以上体育特色小镇

5★形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6★建成20个以上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7★建成20个以上体育综合体

8★建成20个具有影响力的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目的地、20个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项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20条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20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

有哪些广西特色?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打造产业一核四区

为了凸显地方特色,《实施意见》指出,全区各市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健身休闲集聚区和产业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到2025年,建成15个以上以健身休闲服务为特色、功能多元聚合的体育特色小镇,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意见》中,还提出了构建健身休闲产业“一核四区”的概念。

健身休闲产业核心

依托南宁,构建广西健身休闲产业核心,引进知名健身休闲企业落户南宁,形成广西健身休闲产业的交通、物流、商贸、生产集散中心和总部基地。

桂东休闲养生区

利用贵港、玉林、梧州、贺州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重点发展全民健身、休闲养生、体育文化、航空体育等产业。

桂南蓝色健身区

利用钦州、北海、防城港的海洋资源和边境资源,重点发展海上运动、旅游健身、沙滩体育、边境体育交流、航空运动等产业。

桂西户外健身区

利用河池、百色、崇左独特的地形地貌,重点发展攀岩、徒步、骑行、自驾、越野、漂流、伞降等项目及相关产业。

桂北体育旅游区

利用柳州、桂林、来宾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资源,重点发展徒步、登山等体育旅游以及各种民族体育和节庆活动。

场地问题怎解决?

推动社区设施建设“开放”企事业单位

《实施意见》指出,要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项目设施综合开发,推进把具备条件的城市大型商场或废旧厂房、景区、体育场馆、汽车营地、特色体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综合体。

同时,加快推进行政、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学生和公众有序开放。还要加强城市休闲公园、步道系统、自行车路网、环城市游憩带、特色健身休闲村镇建设,营造居民健身休闲空间。鼓励和引导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根据自身特点,以运动乐园、冰雪乐园、山地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车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为重点,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