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多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令人惊喜

发布时间: 2018-10-24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作者: 韦静 尹海明 |责任编辑: 刘静

连日来,记者跟随中央(及部分省区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南宁市,来到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等地开展“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共同倾听南宁改革变迁的足音回响,实地感受邕城大地孕育的勃勃生机。

  “挖掘南宁改革创新好故事,传播邕城发展新风貌”

  全国首创的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京桂协同创新合作典范之作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牢记总书记嘱托实现“鸟枪换炮”的南南铝……在此次“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中,南宁市在多个领域通过改革创新,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成为采访团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洋认为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的采访非常有价值,“南宁市通过智能云平台在反腐倡廉、防范化解风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令人惊喜!”他说。

  经济日报记者童政与南宁颇有渊源,此次采访他深入了解了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相关情况,对多家入驻企业进行了实地采访。他说:“南宁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来提供新动能,我想从报道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这一京桂合作、创新发展的典型切入,反映这些年来南宁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和发展变迁。”

  中新社记者林浩则对南南铝实现华丽转身和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南南铝‘鸟枪换炮’,实现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生产设备国际一流、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领域的飞跃,体现了南宁市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成就。”他将用文字、图片、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挖掘南宁改革创新的好故事,向外界传播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成立60年来南宁市发展涌现的新亮点、新风貌、新成效。

  “愿用声音记录下‘南宁渠道’从窄变宽的变迁”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功能——“南宁渠道”,搭建起一条中国与东盟之间政治、外交、经贸、人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渠道。

  服务东博会的重要场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为采访团的一个重要行程。“会展中心在全国属于什么规模?”“除了东博会还承接了哪些国际展览?”“会展中心在推动‘南宁渠道’升级、对外开放上发挥哪些作用?”……媒体记者们一路看、一路叹、一路问、一路访,透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等,由点及面看到南宁市厚植开放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记者站记者张垒表示,他将从细节入手,通过对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服务东博会,吸引各界人士到南宁展示自我、寻找商机等内容进行报道,用声音记录下“南宁渠道”从小变大、从窄变宽的变迁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南宁东站贯通石埠的地铁1号线也让不少媒体记者印象深刻。农民日报广西记者站高飞回忆说,两年前他初到南宁时,从南宁东站到市区需要打车。

  如今地铁的开通,让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这也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地铁,充分展现了南宁市兼容并包、开放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他表示。

  “南宁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

  南宁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当“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大型采访活动行至邕江滨水公园时,记者们漫步在南宁母亲河畔,感受百里秀美邕江,纷纷拍照、录像记录下眼前美景。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三年前曾来过南宁,如今故地重游他感慨万千:“水清岸绿,百里秀美邕江风景如画,南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在以“生态宜居 园林圆梦”为主题建设的南宁园博园采访时,其磅礴大气的景观、生态建园的理念得到了媒体记者们的一致点赞。

  “园博园里包罗万象,听说还建有一个昆明园,我对在南宁举办的第十二届园博会充满了兴趣,期待它尽早建成开园。”云南日报记者朱丹高兴地说,她将通过笔墨把南宁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云南的朋友,邀请他们一起来南宁看园博会。

  “园博园每座亭台楼阁、每个植物的选取从设计到施工都尽现匠心,展现了南宁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站记者邓君洋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