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历史文化街区“三街两巷”露芳容

发布时间: 2018-12-13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作者: 尹海明 |责任编辑: 刘静

日前,邕江边的一颗闪亮明珠——修复改造后的“三街两巷”展露芳容,金狮巷、城隍庙、邓颖超纪念馆等道路、场馆面貌焕然一新,幽长的古街巷里有青石路、古建筑,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街巷的悠久历史。

“三街两巷”核心区项目以保护和传承老南宁历史脉络为核心,对年久失修且安全隐患较大的现代大板房推倒重建、“建新如旧”;对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则“修旧如旧”,留住老南宁的“根”,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记者从项目建设方南宁兴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三街两巷”建设基本完成,正开展清洁等收尾工作。项目的建成将促进老南宁文化的繁荣发展,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街两巷”承载老南宁记忆

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是南宁主城区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邕州城最厚重的历史记忆片区,主要由解放路、兴宁路和民生路三条老街和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组成,汇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是近代南宁最集中的骑楼建筑片区。

兴宁路南侧入口建了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牌坊,两侧是骑楼建筑群。步入廊式骑楼群,俯仰之间,崇尚自然、古朴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原汁原味的岭南建筑,古朴却不失优雅。”昨天,记者走访兴宁路的骑楼街区,不少市民游客为修复改造后的骑楼点赞。

“好美啊,很有历史感。”不少市民徜徉在中华电影院、老骑楼、岭南民居老宅建筑群中,用手机拍照留念。

曾被拆除的南宁城隍庙,也在此复原升级重建,时隔百年后再度回到南宁的怀抱。看着“古迹”重现,金狮巷居民陈丽波阿婆乐开怀,“看着这些建筑仿佛回到了过去,希望老南宁的传统与生活习俗一起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部分无人居住的老宅子将迎来特色博物馆、文创书院等入驻,有壮锦山河·旧裳新尚博物馆、漓江书院、广西(国际)纸本艺术中心;坐落在“三街两巷”内的邓颖超纪念馆、南宁建制馆、苏缄殉难纪念碑亭等书写着传奇故事的历史文化场所,将崭新再现。

改造古街巷挖掘文化内涵

“三街两巷”承载着许多“老南宁”共同的回忆,散发着邻里街坊浓浓的人情味。

2017年,南宁市启动“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一期)工程,一期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7.07亩,规划范围主要涉及金狮巷片区和民族大道兴宁路西一里围合片区。

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形、实、魂。文化是魂,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提升规划的档次。“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提出了“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项目定位和发展策略,再现繁华邕州圩市骑楼景观。

一期项目建成后将重现青砖、青瓦、青水墙的传统院落式岭南民居以及骑楼建筑形式,该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中华电影院将进行修缮保护,新建建筑包含邓颖超纪念馆、城隍庙、苏缄纪念广场等重点公益项目,重现当年老南宁的风貌,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修旧如旧延续历史文脉

“建设过程中不是全部推倒重建。”南宁兴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亚杰说,项目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和修建。

兴宁路还原了仿古典复兴式的“洋式店面”的建筑形制,立面还原了骑楼独有的装饰特点,色彩以浅冷灰为主,浅暖黄为辅,还原了三段式构图,强烈的石灰面柱列形式,层层出挑的线脚和柱头,丰富的浮雕和巴洛克山花等装饰细节,突出了骑楼的特色。

新建的城隍庙采用明代府制营造手法,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院落,按照老城隍庙的外貌1∶1建造。

“三街两巷”一期项目将建成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等专题性展馆,分别为反映1700年邕城吏治文化的南宁建制博物馆、反映“南宁女儿”邓颖超同志光辉一生的邓颖超纪念馆和反映900多年前邕州知州苏缄忠勇保卫邕州的苏缄事迹陈列展,还利用金狮巷文保建筑建设汉陶博物馆、壮锦博物馆等民间特色博物馆,有助于提升“三街两巷”历史街区的文化底蕴,展现南宁文化新形象。(记者尹海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