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特别回忆 老影迷述说中华大戏院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9-01-11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李宗文 白丽华 |责任编辑: 刘静

  重新修缮的中华大戏院复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样貌,即将与市民见面

  2011年的中华电影院

  读一座城市,宛如读它的履历表。在历史的天空,南宁的三街两巷留下了各自生动的印记。城市的文化因历史而斑斓多彩。今天,从中华大戏院这个窗口,我们来了解南宁的历史面貌和风土人情。

  戏院上世纪30年代曾名噪一时

  上世纪30年代,在当时娱乐设施稀缺、信息传递滞后的年代,电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在南宁这座注重文化传播的城市里,看电影、戏剧成为人们休闲时光的首选。于是,名噪一时的中华大戏院便于此时诞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戏院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华电影院

  1932年1月,商人宋云生将桂系将领谭浩明的公馆改建成中华大戏院,以戏剧表演和电影放映为主。这是南宁第三座电影院。此前先后有大南戏院和新明星戏院。相比先前两座戏院,中华大戏院在南宁人的记忆中同样印象深刻。地处银狮巷的中华大戏院采用了较为“摩登”的西式建筑风格,门面十分气派。门窗带有圆拱,二楼有阳台,西式建筑与来自西方的电影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每到夜晚,戏院亮起霓虹灯,光彩夺目,人声鼎沸。逐渐地,很多小吃摊贩也来“凑热闹”。而每逢大片上映,整个银狮巷被挤得水泄不通,戏院一带直到电影散场时的深夜一两点才渐渐安静下来。在夜生活多姿多彩的南宁,银狮巷算是最受人追捧的地方之一。

  早期的电影除了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称之为“默片”。影院老板为了吸引观众,邀请了配音演员,一边播放录像一边配音,有学鸡狗等动物叫声的,也有学孩子或者女人声音的。当时,戏院里最出名的配音演员是来自广东的艺人陈老九。1933年,中华大戏院在“百代”放映机上加装了有声机部件,放映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好女十八嫁》,开启了有声黑白电影的时代。除了播放电影,还会进行一些抗日剧目和音乐会的演出。例如当时在戏院就演唱过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1941年,南宁开始出现彩色电影。与此同时,整个电影行业日趋萧条,有战争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人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开始出现审美疲劳。战后为重新振兴电影行业,中华大戏院特意购进外国影片,但人们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热衷。

  1946年9月,中华大戏院改名为中华电影院。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华电影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家年放映收入超百万元的电影院,多次被国家、自治区、南宁市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是首批广西甲级电影院。

  股东自购放映器材支撑戏院发展

  洪高明是上世纪40年代中华大戏院股东之一,其子洪珏如今在南宁生活。在洪珏家中,依然挂着洪高明和妻子当年的照片。虽然是黑白照,但照片里的洪高明不失潇洒帅气。在回忆父亲当年的往事时,洪珏说:“我的父亲学贯中西,精通英文、法文。在当时没有国产电影设备的情况下,父亲运用自己会外语的长处,和美国人沟通并购买摄影镜头、胶片和化学药剂等,支撑起戏院发展的一片天空。”

  当时看的电影是黑白的,票价从几分钱到一毛钱不等。洪珏回忆道:“记得当时我们看的是《火烧红莲寺》,大家会约着同学一起去包场。上世纪50年代看电影是用大汽车拉着器材到电影院,拉上电灯就可以看了。”

  洪珏还透露,早期武侠片《火烧红莲寺》是黑白的。当时无彩色电影,为了吸引观众,片中的女侠红姑身上所穿的红色衣服,是制片人员用红墨水一格一格填上去的。放映时真能收到预期效果,引起轰动。值得一提的是,洪珏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身在贵港市的一名父亲过去的同事庞世安老人给自己来信询问父亲的情况。“这样算来,老人也至少有90多岁啦。”

  市民对心目中的戏院有特别回忆

  连续七代居住在中华大戏院附近的老街坊汤治明也是电影爱好者之一。《山间铃响马帮来》《刘三姐》《红色娘子军》《海鹰》是他记忆中的经典剧目。汤治明说:“上世纪60年代,我们一年只看四五次电影,一般是学校包场以及过年过节才有机会看,因此每逢看电影我们就像过节一样开心。电影院能坐七八百人,几乎场场满座。”

  已经退休的南宁市民萧松寿系南宁历史名人、南宁骄子萧云举的后裔。他说,父亲萧文贵也与中华大戏院很有渊源。萧文贵是一名抗日军人,枣宜会战老河口战役负重伤后回归南宁,经推荐入职南宁市警察局任职员,其中曾负责过文化稽查事务。当时在中华大戏院后排设有两个座位,供审查监督影片的放映,这两个座位是为萧文贵及他的同事安排的。

  萧松寿回忆道:“虽然父亲有进影院的特权,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未借职权带我进中华大戏院看过戏和电影。”直到上世纪50年代读书了,萧松寿才频频进入中华电影院看电影。他还记得当时包场票价是8分钱。除了做志愿者,萧松寿还当过带票员(即开影了,黑暗中带迟到的观众入座),无偿看了不少电影,如《章西女皇》《秋翁遇仙记》《勇士奇遇记》《智取华山》《翠岗红旗》等片。“中华电影院曾有我少年时期的特别的回忆,也是一个文化启蒙的地方。”萧松寿回忆道。

  如今,中华大戏院即将在三街两巷重新开业。中华大戏院是南宁天恒电影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影城。该公司副总经理黄玲透露:“我们把以前影院的10多台、价值几百万元的老设备保留下来,连同一些老照片等老物件,今后会考虑展示给观众。因为中华大戏院在不少老一辈影迷戏迷心里有不可磨灭的记忆。”(记者  李宗文  实习生  白丽华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