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兴宁区打通农产品流通新渠道助力产业扶贫

发布时间: 2019-06-26 |来源: 南宁云—南宁日报 |作者: 胡九湘 张建伟 蒋耀辉 |责任编辑: 刘静

6月是农村瓜果上市的旺季,兴宁区五塘镇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却不像过去那样人车混乱,周边公路上都是占地等待收购商收货的摊点,而是变得井然有序。这个转变得益于当地信息网络和物流的建设,打通农产品流通新渠道。

“是信息网络和物流快递让我们的农产品有了新的出货渠道。”西龙村种植大户陆坚邦说。

西龙村是兴宁区最早实现信息化的乡村。早在5年前,中国电信就在该村开展了网络资源信息建设。

过去,农产品销售难是制约农民发展种植产业脱贫致富的瓶颈,销售不畅导致农产品烂在田里的事时有发生。通过网络桥梁的搭建,特别是随着“乡邮购”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展。同时,京东物流结算中心落户五塘镇,进一步解决了当地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此外,一批农业企业的进驻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政府出资、农民入股,把这笔钱当做村民的股金投入合作社,让村民当合伙人,不仅解决了过去村民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还让村民当上了‘股东’,获得分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坛棍村主任滕培宁说,村集体合作社由广西华兴食品有限公司、坛棍村集体、村民合作成立。今年上半年,已出栏肉鸭8万羽,收入约200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村集体按占股比例分红4.7万元。

坛棍村的发展变化是兴宁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该城区投入资金701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围绕优质粮食、蔬菜种植以及禽畜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商流通等发展脱贫产业。通过示范引领,在三塘镇那笔村建设300亩无花果种植示范园,在五塘镇改建扩建坛棍村肉鸭养殖示范园,在昆仑镇群星村建设300亩综合种养休闲旅游园区,发展散种、散养产业,助推贫困户增产增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