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
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图为府城镇哈密瓜喜获丰收,农民笑开颜。(黄子晏摄)
“我对发展哈密瓜大棚种植产业越来越有信心了!”站在自家的种植大棚前,武鸣区府城镇永共村农民梁维忠十分高兴。大棚内哈密瓜硕果累累,沉甸甸地挂在瓜藤上,如今正是采摘新鲜哈密瓜的最佳时机。由于管理到位,梁维忠种下的5亩哈密瓜产量高、销路畅,给他带来又一个增收年。
哈密瓜是当地“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武鸣区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工作思路,联合科研单位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建立特色基地,在培育、种植、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了具有“造血功能”的科技扶贫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促进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府城镇永共村,与广西农科院联合打造的大棚果蔬产业示范园和特色水果育种科技中心基地近年来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基地以大棚育种为依托,引进东南亚及台湾最新品种进行科研实验及推广,并联合佳沃农业集团开展订单扶贫,在种苗的培育、嫁接、移栽、搬运、管理等涉及的用工优先安排贫困户,以实现稳定脱贫。基地一年预计带动就业达400人次,其中覆盖贫困户25户37人。
为切实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近年来武鸣区打造了40个贫困村“造血功能”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依托“公司+示范园(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由40个贫困村建设示范园,引入全产业链企业,形成产地(贫困村资源)+加工(企业)+消费(市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推动贫困村一二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为指导和推动贫困村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发展,武鸣区修订了《南宁市武鸣区2019年贫困村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方案》。此外,该城区今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补助共计2100万元用于加强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完善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示范园有效稳定运营。利用特色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政策奖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提高贫困户的满意度。截至今年6月底,共发放产业扶持奖补584.4414万元,贫困户2467户共计7756人得到实惠。
武鸣区立足40个贫困村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潜能,坚持连片开发与重点推进相结合,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通过引导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扶贫产业,该城区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逐步实现增收致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