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江南区延安镇抓实“三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 2019-07-24 |来源: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作者: 李慧婷 郭超前 袁桂凤 |责任编辑: 刘静

走进江南区延安镇平南村,大青枣基地、村集体鱼塘相映成趣,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凸现了该村集体经济取得的新成就。华南村、那齐村、新城村、敬德村和延安社会村集体经济今年也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江南区延安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炼金石,不走急功近利的老路,不走“平分蛋糕”的套路,不搞一刀切的偏路,落实一村一策,各村(社区)多点、全面开花,通过服务项目,增强“造血”功能;服务“企业”,激活发展潜力;服务群众,拓展发展效应,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截至日前,6个村(社区)已全部提前完成了年度集体经济4万元以上目标。

从速生桉变成荒山秃岭,再到现在郁郁葱葱的百果园,从无路可循到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这是贫困村华南村的巨变。村“两委”不仅盘活了自身资源,还说服了村民将土地流转出来,才有了如今百果园的日新月异。果园里修起了蓄水池,电力设施抓紧跟进,这是村委落实“强服务、促项目”方针的结果,今年,承包百果园的企业也主动爽快地将租金从2.43万元提高了3万元。华南村第一书记谢芳积极谋项目、促发展,通过引进“金银花”项目,探索村集体、企业、群众三方股权分红机制,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既激发了村民参与村集体项目的内在积极性,又赋予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镇党委支持和指导村民合作社成立经济实体,比如敬德村以合作社的名义注资入股,在城区率先成立了敬德村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保洁、道路养护、垃圾清运等环保服务项目。镇党委还不定期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推动公司运转出成效。延安社区将近年来参与了城区住建局举办的泥瓦匠培训班的30多名本土工匠整合起来,参与辖区道路维护工程,敬德村总结了近几年参与乡村建设的经验,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强、符合水土需求的保洁员队伍,这些队伍通过劳务服务的形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至6万元。

“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基地能有今天,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吸纳贫困户到我们果园务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平南村大青枣基地的负责人乐呵呵地说。近来,果园为枣树安装了日光灯,每天晚上7点到早上5点,给足一夜的光照,目的是推动大青枣早发芽、早开花、早结果,抢先上市。这是延安镇致力于推行村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1+N”运作模式的新成果。平南村通过106亩大青枣基地撬动了扶贫资金入股基地发展,获得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推动脱贫攻坚,20多名当地群众是这里的长期工(其中就有5名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实现了三方的共赢。

“听说我们村将有自己的幼儿园,今天特地过来看看是不是真的……”看到几间破旧瓦房钩机在捣鼓中轰隆隆倒下,蓝大姐热泪盈眶。几年来,五十多岁的她跟老伴每天早出晚归,骑电车接送孙子到镇街读幼儿园,由于公路一直在施工,坑坑洼洼,尘土飞扬,3公里的路要1小时,“最怕下雨天,不知道哪个坑更深。”可喜的是,在即将迎来的开学季,蓝大姐有望步行送孙子就近上学了。新城村村委为圆新城村上百幼儿就近上学的梦想鼓足了劲,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利用上级扶持资金筹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引进社会资源承租办幼儿园,解决上百个家庭孩子上幼儿园的困扰。在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3万元的同时,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