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开始实质运行
整合资源打造医联体升级版
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开始实质运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疗卫生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9月7日,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成立大会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的成立,是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市医疗集团进入了实质性运行阶段。医疗集团的成立,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舒心的医疗保健服务。
坚持区域一体的改革方向
南宁是医疗集团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在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成立大会举行当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并揭牌,依托三甲综合医院的优势,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南宁市成立的医疗集团是医联体的升级版,在政府统筹主导下成立的两个医疗集团实施网格化管理。”市卫健委体改科负责人龚祖康介绍说,以邕江为界,江北片区成立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江南片区成立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政府按照南宁医疗卫生发展规划,按照民众的医疗需求,按照南宁市的实际现状,统筹各医疗机构加入相应的医疗集团。
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行使经营管理权,在保持法人资格、机构建制、产权归属、人员编制、承担职责、财政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对其人财物及业务运营实行统一管理。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韦金儒说,成立医疗集团后,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积极利用集团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引进与创新,加强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医疗集团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坚持同质服务的基本要求
让区域内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是医疗服务同质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医改的基本要求。为了使一体化改革以后基层群众都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我市医疗集团探索出一套管理机制。
在同一法定代表人的方式下,我市医疗集团成立医疗集团党委,党委书记由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担任,党委委员由中心医院党委委员、成员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医疗集团党委主要负责研究决定集团改革发展、财务预决算、“三重一大”事项、内部机构设置、涉及医务人员权益等的重大问题。制定医疗集团章程,规定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与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利益共享机制。
实行统一人财物管理。医疗集团成立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实行人员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及岗位管理。医疗集团成立财务管理中心,承担医疗集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工作,逐步实现医疗集团内部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加强医疗集团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成立后勤保障中心,负责成员单位的医疗设备采购和维护维修、药品和医用耗材以及行政物资采购供应、医疗用品及器械集中消毒供应、基建项目、餐饮供应等。
坚持信息互通的连接纽带
推动医疗集团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真正实现统一,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平台和纽带,信息化就是这个载体和纽带。我市医疗集团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作用,整合三级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高效实用的信息平台,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我市在医疗集团成立信息管理中心,统筹管理成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信息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及业务协同,最终实现信息平台的统一,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成立医疗集团以后,在基层医疗机构只要拍了片子就能直接传到我们医院,由我们医院的医生看片,出诊断书,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建民介绍说,二医院将在城市医疗集团内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按照质量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原则,提升集团医疗质量,加强运营管理。医疗集团组建医学检验、影像、消毒供应等服务中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团建立质控、信息等职能管理中心,通过建立内部质量标准及一体化、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医疗集团内各层级医务人员医疗服务同质化培训、等质化输出。
信息平台将改善集团的医教研工作,实现优质资源全方位下沉。集团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平台对基层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基层医生通过网络与集团内医生在线沟通、交流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信息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集团的服务效能,群众就医实现“一站式”诊疗。群众有就医需求时,由签约医师初诊,必要时推荐集团内医生诊治,如遇紧急情况即快速向上级医院转诊。此举有效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难题,将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