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市摄影家到隆安县开展扶贫摄影采风活动

发布时间: 2019-11-0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郭少东 |责任编辑: 刘静

《篮球赛》卢炳有摄

《更丹织品展示》蒙森摄

《幸福的午餐》雷月仙摄

《新校园新生活》卢炳有摄

《更丹女织传承人》梁灿芳摄


《布泉风光》卢伊琳摄

11月1日,南宁市扶贫办联合南宁日报社、南宁市文联共同举办的2019“南宁金投杯”脱贫攻坚摄影大赛采风活动走进隆安县。活动主办方组织摄影家深入隆安县粤桂小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非遗传承基地等扶贫一线,通过摄像、航拍等方式,用镜头记录粤桂扶贫协作在隆安县的生动实践,以及山区群众搬出大山安居乐业的生动场景。

在隆安县粤桂小学,摄影家看到了崭新的教学楼、规划整齐的校舍、标准的塑胶跑道、干净的校道……这个由粤桂扶贫协作孕育的学校让摄影家们惊叹:“山里的小孩能在环境和师资都这么好的学校上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隆安县粤桂小学占地60亩,办学规模60个班,项目计划投资1.98亿元,其中广东省帮扶资金已投入5430万元,主要解决震东集中安置区移民搬迁户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该校今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共设置41个教学班,其中搬迁户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85%以上。

在粤桂小学,从教学楼到运动场馆,从孩子课堂内外的学习到在食堂享用国家免费午餐,摄影家的相机始终聚焦着每一个山区孩子的幸福笑脸。“这里的孩子很淳朴,老师也非常尽职尽责,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山区孩子的朝气蓬勃和粤桂小学整个校园的欣欣向荣,相信教育扶贫之花在这里会越开越艳。”对粤桂小学的采风虽然已经结束,但摄影家们对这所托起山区孩子梦想的学校的讨论还在继续。

摄影家一行还来到位于南圩镇的四联村,探寻当地历史悠久的更丹女织技艺。近年来,四联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贫困户和贫困村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预计今年可脱贫。这个由市环保局作为后盾单位的山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扶贫之路。

在四联村更丹女织基地,摄影家被这里浓厚的非遗传承热情深深吸引。“唧唧复唧唧,更丹女织当户织。”农家女纺纱织布的场景激发了摄影家们的创作热情,农家小巷内,相机的快门声不绝于耳。

这个在贫困村扎根的非遗传承基地不仅很好地传承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通过“非遗扶贫”模式带动当地40多户贫困户实现创收增收。“非遗助力扶贫,让非遗得到传承的同时,文化扶贫也在贫困村开出了花。”摄影家蒙森表示,扶贫摄影作品反映的是贫困地区的环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将贫困村特色之处通过多角度的视觉呈现,让更多人知晓,是我们此次采风的目的,也是我们摄影人的职责使命。”

摄影家来到位于布泉乡的布泉河源头,诗情画意般的乡村山水景色让摄影家们纷纷感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贫困村采风,目的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当地的人文风景,为当地代言,再通过媒体进行传播,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摄影家周少南是退休教师,30多年的摄影经历,让他对扶贫摄影有着深刻的理解。

★记者手记★

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影像记录在脱贫攻坚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摄影家深入扶贫一线,多角度的纪实再现,反映了贫困村的地形地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展现了扶贫工作的感人事迹。摄影家独具慧眼的艺术表现,也是对扶贫工作的视觉检验。

此次摄影家深入深度贫困县隆安县开展扶贫摄影采风活动,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当地的扶贫工作中。摄影家们通过摄影作品反映隆安当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反映当地父老乡亲世世代代与大石山区抗争的一种努力、一种奋斗、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时代的摄影家有责任、有义务把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和生动画面通过手中的相机定格下来,展现脱贫攻坚的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