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高新区着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 2019-11-25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阮晓莹 |责任编辑: 刘静

党建引领“拔穷根”啃下脱贫“硬骨头”

——南宁高新区着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西乡塘区金陵镇刚德村驻村第一书记(右一)夜访贫困户。

武鸣区马头镇灵坡村通过发展生态鸡养殖产业脱贫致富。

 马山县里当乡太平村成立兴农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黑山羊养殖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今年以来,南宁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部署、精心组织,定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选得精用得准党旗引领脱贫致富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南宁高新区共选派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1名工作分队长到马山县、上林县、西乡塘区、武鸣区等县区,助力完成贫困村精准帮扶、脱贫摘帽工作。 
  怎样才能让第一书记发挥最大作用?精准选派尤为关键。 
  在安排任职时,南宁高新区把善于沟通协调的队员安排到最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村;把能讲群众语言、善做群众工作的队员安排到矛盾比较集中的村;把工作有思路、能抓产业的队员安排到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队员个人和其所在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到“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同时,注重深化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根基。 
  选派到贫困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也不负期望干出了一番成绩。 
  高新区党工委派到西乡塘区金陵镇刚德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李树峰,在带领村干部脱贫攻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提出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就要依靠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他组建了一个年纪轻、能力强、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刚德村党支部。很快,刚德村“两委”干部就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方案,并确定了根据每年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修正和调整,遇有重大发展机遇及时开会讨论研究的长效机制。通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刚德村发展了“3+1”特色产业,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9万元。 
  随着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扶贫产业出实效,南宁高新区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真正做到脱贫攻坚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以党旗引领致富路。 
  领导定点联系全面落实扶贫责任 
  为确保第一书记安心驻村,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南宁高新区实行党工委领导定点帮扶机制,两名厅级领导各包抓3个乡镇和2个贫困村(其中含1个深度贫困村),4名党工委领导分别挂点帮扶1—2个贫困乡镇或贫困村,全面落实党工委领导领头、相关责任部门具体跟踪抓落实的要求。落实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每个贫困生有联系人,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和“一联一”“一联多”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扶,确保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生“一帮一联”全覆盖。 
  南宁高新区党工委还积极做好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好第一书记各项待遇,为每名第一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配套1.5万元的驻村专项工作经费;提高薪酬待遇,按照第一书记原岗位级别提高一个档次发放工资。 
  在严格管理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南宁高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两随机”明查暗访,督查第一书记在岗及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当地群众、村干和乡镇干部的满意度测评,查找出驻村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作风散漫、工作执行力不强等问题,采取通报、约谈、问责等手段,督促做好问题整改,以强化第一书记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同时,要求第一书记积极参与自治区、南宁市及所在县区组织的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 
   调动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合力攻坚 
  根据不同贫困区域的优势和特点,南宁高新区探索了多元有效的脱贫模式和措施,在挖掘自身帮扶潜能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合力脱贫攻坚。 
  在南宁高新区扶持资金和扶贫款项的支持下,西乡塘区金陵镇南岸村使用20万元作为托管经费,与南宁市兰梁坡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特色水果及养殖,合同期3年,村委每年分红1.2万元,并提供不低于20万元的资产作为抵押,合同到期后,连本带息一起收入村集体账户。同时,采用“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00余亩,村集体每年净分红3.6万元,可带动15户以上贫困户就业,极大缓解了该村就业难的困境。南岸村还依托花卉苗木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引进企业投资建设明月湖滨江国际旅游度假小镇,未来将发展成一个集水上垂钓区、特色民宿区、特色种植区等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依托自身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南宁高新区帮扶马山县里当乡太平村引进两家企业,积极组建扶贫车间,有效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扶贫车间的主要工作是制作膨胀螺丝散件组装和藤椅编织,老人、妇女甚至残疾人均能参与,有效带动了该村的贫困户脱贫。截至今年10月底,太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2万元。 
  另外,南宁高新区还为兴宁区五塘镇坛棍村拨付30万元,用于修建水利“三面光”渠道,完善村容村貌,以实现“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美村”,助推贫困家庭产业脱贫、增收致富。 
  下一步,南宁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后盾单位作用,利用机关单位帮扶工作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开拓致富门路,帮扶工作重点放在扶产业、扶就业、扶创业和助学、助医、助残等“三扶三助”方面;继续加大帮扶力度,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图片由南宁高新区选派的贫困村第一书记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