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医保扶贫保健康 多措并举更惠民

发布时间: 2019-12-05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吴青华 |责任编辑: 刘静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缓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切实减轻贫困户家庭就医负担,按时完成我市脱贫攻坚基本医疗保障战役各项预期目标任务,南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医疗保障专责小组结合全市实际,以整改促提升,不断探索创新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模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措施,大大减轻了个人住院医疗费用压力,使贫困群众看病不用愁。

即时结算温暖人心

“一站式”即时结算,既减轻了贫困群众的看病负担,又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市三医院派驻的马山医疗工作队为村民办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三医院供图)

马山县参保居民蓝先生就体验到了即时结算的便捷。他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也是农村低保户。他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于今年6月18日至7月8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产生医疗总费用60139.41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28545.42元(二次报销3750.76元),大病保险支付15071.52元,医疗救助支付5063.54元,兜底保障支付5444.99元,蓝先生个人只需要支付6013.94元即可结账出院。

医护人员向群众介绍“一站式”结算流程。(韦小雷摄)

随着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措施,形成医保部门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商业大病保险保障、民政部门的城乡医疗救助保障及各级财政出资的健康扶贫医疗费用兜底保障等多重保障格局。为了更好地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推进贫困人口看病费用最终实现“一票结算、一站办结”,市医保部门协同市卫健委、民政、人社部门推进落实健康扶贫制度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完成升级打造医保信息系统,在全区率先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五项健康扶贫待遇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的信息化建设,于2019年7月6日在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上线运行,不仅提升了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水平,还向全市61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更便利更放心的看病就医新体验。

五项待遇“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正式上线,从根本上实现全市贫困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费用,在办理医保结算时即可享受五项健康扶贫待遇保障“一站式”“一单式”办结,贫困患者只需负担个人支付部分即可,无需为可报销费用垫资,无需为报销保障待遇跑腿,解决了过去为报销保障待遇“垫资”“跑腿”“等待”的实际困难。截至今年11月20日,我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医疗费用经五项健康扶贫待遇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后,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为85.75%,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为92.82%,全市“两个报销比例”全部达标,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负担。

举措要精靶向需准

精准施策贵在“精”“准”。要下足“绣花功夫”,精准识别医疗保障扶贫对象,精准掌握问题方向,实施“靶向施策”。

为解决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保障办卡程序复杂、流程多、时间长的问题,从方便困难群众就医、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的角度考虑,市医保局联合市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南医保发〔2019〕16号),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工作任务、分工,简化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卡(以下简称门慢卡)认定和办卡流程,指导县区通过主动入户、上门走访、集中办理等方式,做到部门协作、服务下沉,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门慢卡“愿办尽办”工作落实。

医疗专家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做慢性病认定。(市卫健委供图) 

同时,全面实行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参保人员按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认定符合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由负责认定的医疗机构在医保信息系统将认定数据录入后可直接享受待遇,并现场直接印制、核发门慢卡,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慢病认定和办卡权限下放到有资质的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方便患病困难群众。

“以前听说办理门慢卡需要提交心电图、B超等各类检查报告以及就诊记录等十几种材料,还要等候审批,前后耗时1个多月。自流程简化后,办理出院前直接到医保科办理,审批也更为简单,现场发卡。”今年11月初,在上林县人民医院为母亲办理门慢卡的上林县明亮镇罗勘村李坚江切身感受到办卡的高效便捷,当天他在医院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帮母亲领到了卡。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获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人员5.94万人,较去年底新增了3万多人。

医疗专家深入苏圩开展慢性病认定工作。(梁婷婷摄)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市医疗保障专责小组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在强化政策保障、优化经办服务上下功夫。今年5月至6月,市卫健委联合市医保局,选派23名领导干部组成医疗保障工作组,分赴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开展“强基础、补短板”工作。期间,对疑似门诊特殊慢性病的贫困患者进行信息比对和拉网式排查,现场认定和办理了5805张门慢卡,并探索总结出“一对比(比对疑似门慢患者数据)、二核实(核实办理门慢卡情况)、三解决(解决门慢病人办卡问题)”的门慢卡办理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实施;针对部分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的情况,今年10月22日以来,市卫健委组织委属4家医疗单位派出23名医疗专家及2辆体检车组成门慢卡办理“大篷车”,深入县(区)、乡镇协助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门诊特殊慢性病认定工作。截至11月21日,“大篷车”已为2348名疑似患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认定,为1457名符合办理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场办理了门慢卡。

今年11月1日,上林县大丰镇卫生院4名医生来到皇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韦雪香老人的家里,为她免费体检,现场办理门慢卡。77岁的老人家激动地说:“不用跑到县医院就能办理门慢卡,从此看病就医方便多了。”市医疗保障专责小组多举措推进门慢卡认定办理工作,实现门慢卡办理愿办尽办,全力打通了贫困人口治疗慢性病的“最后一公里”。

形成合力增强效应

医疗保障扶贫需聚众力、集众智,形成合力,以大整合调动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医疗保障扶贫中来。

为保障贫困人口就近就医,减轻门诊费用负担,秉承着“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医疗保障专责小组组织市卫健委、医保局和县区政府,强化各方协调沟通,集中资金和力量,以“五个到位”为抓手,即“县区筹集资金到位、硬件设备配备到位、网络开通到位、医保系统安装到位、村医使用培训到位”,全力解决村卫生室医保直接结算“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11月15日,我市共有1308所村卫生室已实现就医直接结算,占所有村卫生室数的99%,群众不出村、看病就医的门诊费用能通过医保系统直接结算;暂时不具备条件未能安装医保系统的10所村卫生室,门诊就医采取先记账后结算的方式进行。

随着医疗帮扶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诊疗实惠。(蒙传检摄)

此外,市卫健委组织委属13家医疗单位分别与马山县11家乡镇卫生院结对子,先后共派出业务骨干73人组成医疗工作队,赴深度贫困县马山县各乡镇卫生院挂职、支医,帮助马山县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截至11月30日,驻马山医疗工作队帮助4家卫生院搭建与市级后盾医院的远程心电、影像诊断平台(11家卫生院均已与县人民医院搭建远程平台),新制定制度、规范148项(条),建立特色专科17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78项,完成门、急诊诊疗35528人次,住院诊疗24205人次,开展手术613例次,手术示教258例次,开展教学查房1130次,会诊617次,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145次,开展学术讲座301次,对卫生院医护人员业务培训12273人次,义诊119次。

通过脸部扫描识别,即可抽取到患者诊疗信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记者韦峭摄

今年是我市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

“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我市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关键抓手,盯紧深度贫困、脱贫成果巩固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靠前指挥、精准施策,强基础、补短板,深入一线,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从10月下旬开始,市卫健委和医保局组织业务骨干,分别由两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照“基本医疗有保障”核验指标,深入12个县(区)开展专项核验,对存在的风险点和工作盲区,进一步摸清底数,明确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步推进,以更强措施更大力度查找和补齐我市基本医疗有保障短板。

此次现场核验工作共检查了12个县(区)医疗保障专责小组、7个县级公立医院、29个乡镇卫生院及31个村卫生室,入户走访264户贫困户。针对现场核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于11月6日召开全市决战决胜基本医疗保障攻坚战冲刺动员暨专项核验发现问题通报分析会,对我市基本医疗保障战役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分析、再部署。

同时,市卫健委实行班子领导带科室联系包干制,成立7个整改督导工作组,从11月11日起,由卫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分管科室负责人,持续对所联系县(区)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回头看”。(记者吴青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