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点米成画”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9-12-18 |来源: 南宁晚报 |作者: 郑芳 程勇可 |责任编辑: 刘静

点米成画绘美图百年工艺巧手传

该项目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传承基地送民间技艺进校园

点米画《荷鲤相邻》

点米画《喜上眉梢》

点米成画,是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古圩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当地村民喜欢把日常所见到的美好事物,用染色的米粒绘制成画。在工业技术发达的今天还坚持着这一程序繁琐的传统手工,是因为人们认为点米画是维系邻里情、亲情的纽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那莲赛巧节、点米成画节相继被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米成画得以更加系统地传承和发展。

围绕美丽传说创作点米画

点米成画是以大米、黍子、小麦、高粱、豆类等五谷种子染色后蘸上糨糊点画出“六畜”等内容。据当地学者考证,点米成画距今已有22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那莲北帝庙建成时临近当地的“赛巧节”,竣工庆典与“赛巧节”同时举行,点米成画作为当时的吉祥祭品和竞赛手工技艺制品而兴极一时,自此开始流传。当时在那莲码头,很多船家用大米拼贴成画挂在船头,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平安。

如今,点米成画仍是那莲古圩每年一度“赛巧节”的传统保留项目,展现当地村民的心灵手巧。当地人点米作画时,喜欢围绕“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进行创作,因此每到七夕节就开始提前制作点米画,来迎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寄托对家庭和睦、美好爱情的追求。

①那莲赛巧节第五代传承人曹文碧在染五谷,为作画做准备

②染上色的五谷,要放在纸上自然风干

③将事先涂染上各种颜色的大米、小米、芝麻等蘸上糨糊,用牙签一颗一颗地点粘到画作的轮廓图上

选米有讲究作画需细心和耐心

曹文碧是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6岁开始,她就跟着奶奶和妈妈学习点米画。

作画前,首先要进行选米、染米、晒米。曹文碧说,选米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想点花瓣,需要选颗粒饱满的米,点树叶则选较细长的米。给米染色,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花草熬汁做颜料,比较环保。染色后的米则要在阴凉处自然风干,因为晒过太阳的米容易开裂。晒好米就可以开始作画了。曹文碧说,作画时用牙签或比较尖细的工具将米一颗一颗地点粘到事先准备好的画作的轮廓图上,最后绘制成为一幅精美的点米画。这非常考验作画者的耐心和细心,若分心会出现米粒粘不均匀的情况,会影响画的整体。要制作出精致的点米画必须得沉下心,坐在桌边点米,简单的画也许要画一两天,复杂的画有时要用上一个月。

点米成画进校园成旅游名片

点米成画栩栩如生、独具韵味。2014年,那莲赛巧节被纳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点米成画”项目被列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米成画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如今,邕宁区当地文化部门把“赛巧节”精心打造成邕宁区特色旅游名县的一张名片,吸引区内外甚至国内外游客来那莲村体验民俗。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那莲村建起了点米成画传承基地,近年来还走进了校园,传承人曹文碧给孩子们上手工课,传授“点米成画”的技艺。

曹文碧表示,希望能有更充满活力和无限创意的年青一代来学习和传承点米成画这项手工技艺,用创意激活传统文化,创作更多更有新意的点米成画作品,让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