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扎根家乡聚人心闯出田间“同富”路
扎根家乡聚人心闯出田间“同富”路
——记西乡塘区坛洛镇同富村党支部书记卢平华
卢平华(中)和农户交流茂谷柑长势情况。 (张航摄)
春暖花开美景在,正是春耕复工好时节。在西乡塘区坛洛镇同富村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卢平华悉心指导村民春耕、复工的身影。
卢平华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做好党建领航领头羊,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积极推动“大块并小块”土地整治,做好做足土地大文章,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脱贫奔小康的“同富”之路。
示范引领勇当党建领航领头羊
卢平华曾作为民兵上过战场。返乡后他立志改变家乡旧貌,先后担任坡队长、村财务、村支书,把青春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22年前,39岁的卢平华被推选为村支书,他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狠抓党建聚人心。“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都是大事,都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不能独断专行。”卢平华在党支部会议上的话语掷地有声。他坚持示范引领作表率,迅速整顿好村委班子。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的党支部。这些年,同富村全体党员在卢平华带领下,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务情况“晒出来”,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隐藏身份、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务不公开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今,同富村党员已成为贴心服务村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标杆。同富村党支部还荣获自治区“三星级党支部”称号。
践行誓言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在卢平华的主持下,同富村党支部迅速采取有力防控措施:暂停全村各项文体活动;组织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编写印制《疫情防控——致村民的一封信》。
“每年大年初二,村民都要相互串门、拜年、祝福。我们要抢占先机,尽快把防控要求送达家家户户,才能有效劝阻村民走亲访友,阻断聚集性传播。”卢平华在党支部会议上坚定地说。
大年初一,同富村民都收到了《疫情防控——致村民的一封信》。
随后,卢平华还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22人分坡包户,设置体温检测点,逐一排查登记返乡人员;悬挂横幅,循环播放小喇叭,在微信群发布预防知识、防控政策……
防控工作重点难点是严防严控聚众行为。平时,村民习惯聚在一起烤火拉家常,而现在为了疫情防控不得不限制村民外出,禁止走亲访友。为此,卢平华带领工作人员每天步行10多公里巡查,风雨无阻。一发现有村民聚集,立即上前耐心宣传解释疫情防控形势、病毒传播途径及相关法律法规。
“看到卢支书为村民健康到处奔走,我们很感动!我们家人一致决定:少出门,勤消毒,不添乱。”村民卢明金说。
面对疫情,卢平华就这样坚守岗位,用行动践行党员誓言,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敢为人先做好做足土地大文章
去年底,同富村千亩连片的沃柑进入丰收期,黄澄澄的沃柑挂满枝头。
10多年前,该村土地零星分散,耕种不便。2006年,南宁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来村里宣传土地整治政策:政府出钱免费平整土地,修建水渠、道路。
卢平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件大好事,于是,带领村委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跟村民算“经济账”。
卢平华还带头从自家土地开始整治。一传十、十传百,其他村民纷纷参与进来。2008年,该村716公顷土地完成整治。土地成片连了起来,村民耕种更方便了。
同富村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经过大家的努力,建设完善了23个喷灌系统的水利设施。“以前,抽水灌溉距离远,耗费人力多,现在只需1人就可以轻松搞掂。”卢平华高兴地说。
整治好的土地成为同富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大本钱”。近年来,村民纷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上沃柑、蔬菜、火龙果等经济作物,年年丰收。“土地整治前,水源难找,只种甘蔗、木薯等耐旱作物,只能靠天吃饭,效益不好。土地整治后,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千亩连片良田。”卢平华自豪地说。
先“筑巢”再“引凤”。在看到同富村路通、水足、土沃的优越条件后,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洽谈流转土地事宜,村里的土地变成了“香饽饽”,租金年年上涨,目前每亩租金由500元涨到1000元以上。现在,同富村已流转土地1万多亩,引进特色农业公司7家,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记者/杨盛、蒋得兴、张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