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千名记者一线行|横县新龙村:“轨道交通”驶进百香果扶贫产业园
走进横县马山镇新龙村百香果种植扶贫示范园,村民正在忙着除草、施肥。而在一片青葱之中,一条纵贯其中的轨道格外引人瞩目。轨道上,不时还有无人驾驶运输轨道车“送货到站”。村民们笑称:“这边这条是1号线,那边的是2号线。我们这个小小的扶贫产业园也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啦!”
横县马山镇新龙村百香果种植扶贫示范园。记者韦玮摄
新龙村地处横县马山镇东部,距离横县38公里,2015年被认定为横县一类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208户,857人,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面对新龙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新龙村第一书记李舜想到了依托新龙村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种植业黄金百香果,把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
新龙村第一书记李舜。记者韦玮摄
经过一年筹备,2019年4月,第一批百香果苗带着大家的希望在产业园里开始茁壮生长。李舜从后盾单位争取到18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建设种植面积50亩的产业园,通过村委租赁土地,聘用村里技术能人管理的形式,打造“村民合作社+专业管理团队”的发展模式,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在示范园务工,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村民在百香果示范园里除草、施肥。记者韦玮摄
“去年我们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斤,种植出的黄金百香果香味浓郁,吸引了大批电商‘下单’,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还获得了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李舜介绍,黄金百香果产业示范园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形成了产业示范,带动了新龙村群众脱贫致富。
百香果枝头已经挂果。记者韦玮摄
在百香果获得丰收的同时,新的问题又来了。采摘的果实依靠人力运输效率实在太低,也耽误其他农活。来自南宁轨道运输集团的李舜想起了自己的“本行”——将轨道交通引进示范园里。李舜积极对接县农业局相关部门,引进组装“物料运输轨道车”。“这1号线是‘爬山王’,10米的高坡都能爬上去,正常载重量可以达到400斤。”示范园技术指导蒋健介绍,“物料运输轨道车”除了运输果实,还可以运输农具肥料;轨道车是遥控的,可以走到哪里停到哪里,点对点服务;此外,给“物料运输轨道车”装上水管喷头,还可以对田地进行移动灌溉。
正在培育的百香果苗。记者韦玮摄
据了解,新龙村已于2019年整村脱贫摘帽,剩余14户43人未脱贫户计划于今年底实现脱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