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释放发展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 2020-10-15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静 |责任编辑: 李鑫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发展关头,改革者胜。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改革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坚持改革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高标准,着力解决问题、激发活力、惠民利民,以发展成效检验改革成果,全市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组改革数据振奋人心:2016年至2019年底,市委深改委(组)召开15次会议,共部署了561项改革任务,印发实施了300多个涉改革文件,形成了一批具有南宁特色的改革创新举措,其中超过200项举措在全国全区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各级各部门自主开展的微改革、微创新累计超过500项,其中大部分为全区首创并在全区推广,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改革有力度

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全面深改行稳致远

谋定而后动。2015年,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到任伊始,就提出南宁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改革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高标准”和“以发展成效检验改革成果”。“三个坚持”和“一个检验”成为全市上下的改革共识,也成为“十三五”以来推动改革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南宁市始终遵循这一改革共识,一路闯急流,过险滩,破藩篱,不断向改革深水区迈进。

抓好“关键少数”,走好全面深化改革“最先一公里”。市委始终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扛起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既挂帅、又出征,驰而不息把改革向前推进。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王小东,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察,亲力亲为抓重要改革落实。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以上率下狠抓改革落实的浓厚氛围。

用改革的思维、载体和机制抓改革,改革才行稳致远——

2019年,我市按照全面贯彻落实机构改革部署,将“1+8”(市委深改组+8个专项小组)调整完善为“1+10”(市委深改委+10个专项小组),其中根据首府城市建设的需要,专设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为南宁改革一大特色。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我市探索出一系列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机制,推动改革任务终端见效。委托人大、政协专委及第三方机构参与督察评估获自治区党委改革办肯定并复制推广,以督察促进改革落实的正向效应不断凸显。

改革航船要破浪前行,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引擎驱动。我市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鼓励改革创新的制度机制,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先行者撑腰鼓劲。在全区率先建立了以改革实效为导向的优秀改革创新项目机制,截至2019年底市委、市政府共通报表扬95个优秀项目,并推介了10个改革展示点,为全市改革创新树立了导向和标杆。

改革有深度

抓铁有痕精准发力叫响做实“南宁样本”

如何及时有效监管地方债务和国有资产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防腐败的重要课题。2017年以来,南宁市多了一个“云管家”——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控政府财务状况,实行国有企业融资服务、产权交易公开竞价,助力公共资产“摸得清、来去明、管得住、利用好”,从源头上构建“不能腐”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宁特色、全国领先的地方政府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新路子。

这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打造的一个“南宁样本”。

“十三五”以来,我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发展潜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南宁特色的改革亮点——

高位嫁接北京中关村创新基因,京桂两地形成“一基地、一园区”、从点到面深度合作的格局,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科技园等创新平台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在全区率先规范实行“一个部门、一枚公章”管审批,设立市级行政审批局,推行全链条审批、政务“一张网”等新模式,“135审批体制改革路径”获“中国政务服务突出贡献奖”,“创新全链条审批服务开启办事创业‘一事通办’新模式”荣获2019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五象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让国际都市范愈加显现。新区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高效运行,产城融合高质量推进,大步由“形”向“形、实、魂”兼备转变。

从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到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从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到百里秀美邕江,从黑臭水体治理到扬尘治理机制,从构建“1+6”人才政策体系到“四个一线”选人用人,从“两培两带两促”扶贫模式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南宁市紧紧牵住改革“牛鼻子”,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在邕城大地竞相迸发。

一手抓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改革,一手抓小切口、见效快的微改革、微创新。24小时港澳台自助签注、共享医保、青秀区“时间银行”、江南区“逢四说事”、企业“拿地即开工”、创立全国首家工会仲裁庭……这些微改革、微创新从大局着眼、从微处入手,一点一滴解决具体问题。“大”“小”配合,积厚成势,换来南宁亮丽的改革新景。

改革有温度 

深入践行人民至上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在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改革价值取向,群众获得感始终是丈量改革成效最有效的标尺。

曾经“耗时长、不够便民”的不动产登记让办事者头痛、遭舆论诟病。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南宁市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行“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登记办证,被自然资源部作为“南宁样本”在全国推广,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通报表扬,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人社全业务的“智慧人社”系统,在全国创新推出人社公共服务29项“秒办”、20项“免办”,“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获人社部发文全国推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改革既要让群众办事方便,更要让群众生活得舒坦。

社会事业是最现实的民生利益。在全区率先推出“医保共享”,截至2019年底惠及25万多市民群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上林模式”获全国推广并在全市复制落地,在全区率先组建2个城市医疗集团,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提升,获评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中列第三名。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PPP模式推进水环境治理的探索获全国推广,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入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新综合整治开发模式,让百里秀美邕江流光溢彩;建立扬尘污染治理机制,让“南宁蓝”保持常态,空气质量优良率2016年以来均稳定在9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2017年起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改革成效如何,群众说了算。2017年第三方评估南宁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群众满意度评价得分为61.4分,短短两年后,2019年上升至81.75分。“我的医保卡家里老人也能用,生活负担减轻不少。”“门口曾经‘灰头土脸’的纳污河,变成了美丽的湿地公园。”“子女在市里上了学,我们就放心打工了。”……一句句肺腑之言,代表着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肯定,诠释了南宁市改革的力度与温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