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从“制造”迈向“智造”南宁发力自主创新 破解“卡脖子”难题

发布时间: 2020-10-16 |来源: 南宁晚报 |作者: 凌剑伊 赖有光 |责任编辑: 李鑫

南宁市首台套高端高精铝材关键热处理设备成功投产

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一家家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的“破土而出”,记录了企业坚持创新的扎实脚印。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坚持把创新摆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南宁市创新驱动按下了“快捷键”,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南宁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进阶版”——引进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探索政府作为“天使投资人”的融资新模式,鼓励科技人员持股创业。此外,在铝产业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处下功夫,探索重大短板装备突破发展新模式的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三套炉”设备备受瞩目。

探索重大短板装备突破新模式

铝加工“三套炉”成国家专项工程“示范之作”

南宁地铁“南宁造”,用于轨道交通、航天航空、舰船等领域的高端铝材装备“南宁造”……结合我国铝合金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广西铝产业发展实际,南宁在铝产业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处下功夫,探索重大短板装备突破发展新模式。

“今年4月,南宁市首台套高端高精铝材关键热处理设备项目竣工点火热试车,这标志着首台套国产自主高端高精铝合金中厚板辊底炉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辊底炉成功投产,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进口替代,打破了高端铝合金生产关键装备技术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截至目前已经生产出1300吨合格产品。”站在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的“三套炉”模型设备前,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钟厚德兴奋地说道。

据介绍,2018年4月,南宁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进铝加工领域全面合作,首创“政产学研用金”六方合作发展新模式,与东北大学合作共建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设置铝加工全产业链9大领域为主攻研究方向,结合国家重点专项项目工程的战略部署,引进了王国栋院士及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聚力建设高端高精铝材热处理重大短板装备项目:铝合金型材辊底炉、铝合金中厚板辊底炉和铝合金薄板热处理大型气垫炉的开发研制。这一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专家论证的国家级重大短板装备项目,被工信部誉为国家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的“开篇之作”“示范之作”。

“目前,各相关项目进展顺利,我们用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国内首台套高精高端铝合金型材辊底炉、高端高精铝合金中厚板辊底炉的联合开发,并成功投产。第三个重大首台套装备——高端高精铝合金气垫炉项目也已经完成联合设计,预计在明年进行总装热试。”

钟厚德表示,高端高精铝材热处理成套装备项目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项目,也是广西“双百双新”产业项目之一。项目将解决国内高品质铝合金板、带、型材热处理生产线成套装备开发中存在的关键装备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实现重大短板生产线的自主可控,促进国产高端高精铝合金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高铁、舰船等制造领域的应用。

探索“产学研创”新模式

政府与高校联合打造产教研融合基地

走进位于华南城2号馆5楼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产教研融合基地,暖白色灯光开启的一刹那,近1万平方米的场地就被一幅幅“上天入海”的广告所包裹。“这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开展创新创业的基地,也是孵化我们老师新企业的基地。”

“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之一,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创新人才支撑不足,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基础研究在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科固化且划分过细,科学布局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这些都在制约着高校提升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能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产教融合基地鞠涛院长说道。

该如何突破“窘境”?探索“产学研创”新模式。去年,南宁市政府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打造了产教研融合基地,该基地以技术创新研发为主体,配合技术服务、人才引培、企业孵化等多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形式,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发挥产学研用的优势,综合发展技术创新,培育符合“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企业。

鞠涛口中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基地”目前将华南城2号馆5楼作为“临时大本营”,基地里设有展示厅、办公区域、实验室、科技孵化等。“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博士等人才,他们将携自己所研究领域项目进驻基地,开启创业的梦想。同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据透露,待各项目进入正轨之后,将在南宁市江南区沙井工业园内打造一个占地约108亩的基地,2021年底前完成建设,2022年全面运营。据悉,截至目前,已有四家企业有意向或已经签约入驻该基地,涉及北斗导航应用、智能物业、智能消防、国际电子商务等领域。该基地主要包括面向产业的新型产业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企业孵化等四个部分。

此外,该基地还将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南宁建立面向电子元器件、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新材料、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国内外企业提供涵盖标准研制、试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评估、培训咨询和信息服务的标准化服务。

据悉,基地设定的五年(2020年至2025年)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建设10个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对接广西的人才政策,争取引进3个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争取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3个以上;孵化、培育、引入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企业10个,超5000万元企业2个,争取过亿元企业1个等。

探索科技融资新模式

支持科研人员持股创业“引凤筑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基地、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等纷纷落户南宁,是南宁市打造“强创新”的一个缩影。如今,南宁正乘“智”而上,绘就创新创业新篇章。

据介绍,南宁市推出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重大改革举措,以企业化方式组建,支持科研人员持股创业,探索政府作为“天使投资人”的科技融资新模式,最高可支持4000万元解决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天使轮”融资难题。

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持续推进已签约落地的桂林理工大学南宁产教研融合基地、武汉理工大学东盟研究院建设。

目前,正积极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国千科技集团、南京华曼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或龙头企业对接洽谈。加快在深圳打造广西首家“飞地孵化器”,将更好地吸引大湾区优质创新资源落户南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宁已经引进企业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5个、顶尖人才9名。在组建企业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基础上,开创性打造新型产教融合基地2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