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海鲜借道南宁走进贵阳市民餐桌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无水港”。图为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记者赖有光摄
泰国香虾、越南海鱼、各类螃蟹贝类……在贵阳G7保税广场,20多种海鲜被整齐摆放在东盟冷链冷柜里,供当地市民“一站式”选购。10日下午,“服务东博会助力强首府乘风破浪新通道——2020‘南宁渠道’持续升级大型采访行动”采访团来到贵阳市,感受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便利。
“这些东南亚海鲜产品从防城港清关后,通过冷链车经由南宁运至贵阳,一般10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贵阳G7保税广场总经理何泓告诉记者,今年8月,“两地双园”东盟冷链贵阳分拨中心项目落地,从广西而来的东南亚海鲜开始在该商场销售。这些品类丰富、物美价优的进口海鲜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其中泰国香虾曾有一天就销售了近百盒。
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陈忠裕介绍,近年来,贵阳市高水平打造对外开放门户,今后,不仅是海鲜,各类大宗商品、民生物资等都将经由西部陆海新通道越来越快“到货”。在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投入使用后,经初步测算,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经南宁运抵贵阳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将节省约三分之一。
9日上午,采访团来到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探访即将投入使用的这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无水港”。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货物站台仓库、配套建筑等建设工作,正在推进验收工作,预计于12月交付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根据地势布局的一排排仓库整洁明亮,集装箱作业区高耸着3架明黄色的龙门吊,不远处高铁列车不时疾驰而过。该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物流园区中大型货运场站,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物流枢纽,是贵州省级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其与沪昆、川黔、黔桂等铁路干线有效衔接,弥补了贵阳北部综合性物流基础设施的不足。
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借助其区位优势,顺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渝新欧班列、南连北部湾港口,形成南下达海、北上川渝乃至出国的物流通道节点,“黔货出山、外货入黔。贵阳本地特色产品想要出口东南亚,在我们这里通关后直发广西北部湾的口岸,运输距离缩短了,各项成本也降低了。
贵州的酒、烟、茶、辣椒等特产都能直达海外,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也能直运贵州。”而未来贵南高铁建成通车后,运输效率还将大幅提升。
随着“南宁渠道”越走越畅、越走越宽,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资金、产品将在“南宁渠道”上汇聚,迸发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