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强化教育共建和谐校园 整治乱象建设平安医院

发布时间: 2020-12-03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朱新韬 蒋爱云 |责任编辑: 李鑫

强化教育共建和谐校园整治乱象建设平安医院

——我市扎实开展教育卫生领域“行业清源”专项整治工作

 

新阳路小学学生向家长宣传扫黑除恶知识。

 

万秀小学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宣传。

天桃实验学校银杉校区举行校园安全防暴恐演练。本文图片由南宁市教育局提供

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标任务,加大校园欺凌防范力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着力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重拳打击非法行医,清查整治“黑救护车”“黑陪护”等现象,加强医院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工作……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好教育卫生领域“行业清源”专项整治工作,守护、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营造氛围 普及专项斗争知识

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有关文件精神,科学部署,统筹安排,多措并举,迅速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我市各中学、小学、大中专院校进一步提高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思想认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校集会、班会、班级QQ群、微信群等进行广泛宣传。 

部分学校利用每周一,与辖区派出所民警携手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提高师生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认识和能力,激发全体师生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学校各科室(部门)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为营造扫黑除恶良好氛围,我市学校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展板、板报、电子屏幕、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教育、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提高知晓率。在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向学生宣传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告知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让大家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学生。 

市卫健委和各医疗机构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目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和责任,明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增强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形成全系统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同时,制作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向患者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资料,并通过微信平台刊登扫黑除恶宣传内容、公布举报电话,电子屏滚动播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平台,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打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积极引导群众踊跃举报黑恶势力。

 

抓好预防 防止黑恶势力入侵

为遏制校园欺凌高发,防止黑恶势力侵袭校园,切实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与良好的教学秩序,我市两级人民法院结合审判职能,积极发出司法建议书,督促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预防工作。

“套路贷”是新型黑恶犯罪的一种。市教育局联合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法官,精心编排了情景剧《“贷”价》走进我市多所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展示了高中生小苏为买手机被高利贷公司套路贷,后被黑社会组织暴力追债的案例。法官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重点向学生讲解“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的组织特征、犯罪行为、打击重点等,提醒青少年一定要注意防范。 

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法官走进南宁市北湖北路等学校,指导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进行“模拟法庭”审案,在旁听学生对案情了解后,法官趁热打铁以案说法,深入浅出地剖析校园“套路贷”的常见手段、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教育学生防范黑恶势力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

邕宁区人民法院结合审理的案件,向城区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将防治校园欺凌列入平安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组织学校开展涉“黑”“恶”排查及预警;向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推广“抵制校园欺凌拒绝黑恶势力”校园法治教育课程;加强教职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切实提高教师预防、发现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以及安保人员的警惕意识和防卫能力;加大对校园欺凌受害人的保护和心理援助力度;对校园欺凌施暴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迷途知返、改邪归正。 

在审理多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案件中,宾阳县人民法院发现有在校学生参与的现象,于是向县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加强在校生的法治教育,聘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上法制课、组建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宾阳县教育局收到司法建议书后,在全县20多所中小学开展扫黑除恶专题教育和法律宣传活动,严肃执行校纪校规,积极开展青春期知识教育,与法院共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整治乱象 维护良好医疗环境

在卫生领域扫黑除恶“行业清源”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卫健委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黑诊所”“黑医师”“游医”“假医”等违法行为,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市卫健委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执业活动的“黑诊所”和药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出租承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监督执法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突击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四医院等,认真开展行业中出现的“黑护工”“黑陪护”线索摸排和自查自纠,严禁护工拉帮结派、强占地盘、哄抬服务价格等行为,联合辖区派出所严厉打击医院周边“黑救护车”,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好医院内部管理,严禁院内医务、物业联系或介绍“黑陪护”人员入院,加强院内护工的教育管理。 

紧盯重点领域,整治突出问题。今年5月,市卫健委组织全市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打击“两非”行动,以及以健康体检、医疗美容、生殖、泌尿、皮肤、妇产、肿瘤、眼科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上半年累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251家次,立案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案件4起,并对30家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专项整治,立案查处2家,处理医托案件1起。同时,根据群众投诉线索,联合公安部门对民营医院涉嫌医托问题进行了打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