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打好“两违”攻坚战 啃下违建“硬骨头”
西乡塘区采取勾机上楼的方式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执法队员采用无人机巡查,提升执法效率。
南宁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整治“两违”宣传工作。
小区里的乱搭乱建消失了,杂乱的空中“蜘蛛网”整齐起来,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整洁宜居……这是南宁市治理“两违”五年来发生的新变化。
2016年起,南宁市对市本级建成区1408.7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设打响攻坚战,通过建立健全惩防长效机制、高效查控遏制新增、分类处置减少存量等方式,啃下违建“硬骨头”,还首府健康的城市“肌体”。
今年是住建部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南宁市提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11月底,全市市本级累计治理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面积1408.7万平方米,五县一区及广西—东盟经开区累计治理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面积64.07万平方米,100%完成了治理工作任务。
统筹兼顾 治理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
违法建设问题牵涉面广,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品质,压缩城市发展空间,影响城市“肌体”的健康和活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治理难题,南宁开出药方:搭建高位指挥、高位组织、高位协调的综合管理平台,为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准确摸清存量违法建设底数,明确治理任务目标,夯实工作基础;落实网格责任、督查责任、快处机制,做到发现一处立即打击一处;坚持对存量违法建设“能拆尽拆”、加快治理的工作原则,对建筑物周边乱搭盖、城中村、住宅小区、重点道路沿线的存量违法建设进行大力拆除;完善治理违法建设的管控机制,为解决查处违法建设效率低下、执法措施不得力等问题提供法规保障;强化拆违现场督导、重点案件督导、考核评比,促进各项整治工作持续向好推进。
五年来,南宁市积极开展拆除违法建设行动,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市本级治理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面积1408.7万平方米,五县一区及广西—东盟经开区治理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面积64.07万平方米,治理进度均为100%。
破立并举 治理存量不赊“新账”
从普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城市建成区的存量违法建设相当大的比例是城中村的房屋,这是难啃的“硬骨头”。
城中村存量违法建设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其中小部分是村民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擅自改扩建的住宅,但绝大部分是为了解决居住需求而自建的房屋,属于‘一户一宅’或唯一住宅,关乎村民利益与生计问题,拆除的违法建设类型难度系数大、综合成本高、维稳压力大,必须妥善处置。”南宁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结合《南宁市存量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实施办法》,南宁市根据存量违建的地理位置情况、形成的时代背景、违法的程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考虑,采取限期改正(并处罚款)、没收、纳入旧改、暂缓拆除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建成区“两违”存量得到大幅消减。
在全市的强势推进下,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如火如荼开展。兴宁区采取“打高、打难,先难后易”思路,拆除“虎邱楼王”违建面积4320平方米,狠刹区域违建歪风;西乡塘区通过“纳入旧改”治理存量,征拆屯渌村一队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48处,拆除面积15万平方米……
自“五年行动”开展以来,我市通过限期改正(并处罚款)的方式治理的违法建设240.46万平方米;通过没收违建实物或违法收入的方式治理的违法建设12.97万平方米;通过纳入旧改范围,待旧城改造、旧村改造、征地拆迁时统征统拆的方式治理的违法建设200.95万平方米;通过履行限期拆除执法程序并移送征拆部门,待城市发展需要、实施旧改时一并拆除的方式治理的存量违法建设165.16万平方米。
“实践证明,将违法建设治理与城市连片开发、旧城更新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违建治理工作效能和规模效应的有效途径。”南宁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认为,从拆违到治违,不是“一拆了之”,而是破立并举、系统治理,拆除、整治、建设有机结合,以违建治理为重要抓手,推进城市环境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更有力推进南宁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
活化形式 建立违建防治长效机制
违法建设治理是一项持续的长期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南宁市通过多载体、多举措建立违建防控治理长效机制,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使新增违建无处“容身”、存量违建有序拆除。
近年来,市整治“两违”协调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南宁市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南宁市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南宁市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巡查制度》等20余部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明确与规范治理违法建设的组织领导、执法联动、宣传教育、信息管理、应急处置、考核奖励、问责问效等内容与要求。其中,《南宁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作为广西首部通过人大立法颁布实施的专门地方性法规,为解决查处违法建设效率低下、执法措施不得力等问题提供了及时而重要的法规保障。
坚持“零容忍”,高效查控新增。各辖区细化网格边界与衔接,将责任落实到辖区分管领导、执法人员、乡镇(街道办)及村(社区)人员等四级责任人,各级责任人按计划定时、定区域开展巡查,有效提高新增发现和快速查处的工作效率;市级督察组每天至少1个小组外出巡查,对新增案件进行检查核实,采取与网格责任人召开现场会、下发督办函等形式,促使责任辖区快速查处;各辖区坚持落实新增快速查处机制,继续坚持“三早一快”(早巡查、早发现、早报告及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做到发现一处立即打击一处。据统计,“五年行动”开展以来,南宁市共清理拆除城市建成区新增违法建设82.97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乱搭乱建蔓延的势头。
此外,南宁市还通过宣传媒介的灵活运用、宣传形式的拓展延伸促进宣传见实效,在私家车930电台专门开辟整治“两违”板块、在出租车车顶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让治违宣传覆盖全城;印制宣传雨伞、背包、购物袋、签字笔等宣传物件,让治违宣传融入群众生活;将宣传口号汇编成山歌,在歌圩现场传唱深入民心。通过持续宣传、教育和引导,“五年行动”开展以来,违建当事人自行拆除的比例逐年提高。
(记者/尹海明、宾艺苑、李金洪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