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守护蓝天绿水青山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发布时间: 2021-01-07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责任编辑: 李鑫

2020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多项指标创8年来最好水平

守护蓝天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为蓝天白云下的南宁生态美景。记者黄维业摄

 

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六大新突破”,“南宁蓝”常驻,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精准治污再创佳绩;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走出了“南宁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防治、环境安全为重点,以环境执法、环境监测为手段,努力擦亮生态和谐的幸福底色。

全力以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现在南宁的蓝天越来越多,已成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风景。”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5%,优良天数357天,其中优等级天数222天,占优良天数比例为62.2%,四项指标均创下近8年以来(从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算起)最高纪录;五项重点指标浓度同比降幅比例均达到两位数,创下8年来最好水平;经初步测算,去年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十七。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坚持高位推进,突出顶层推进,全力攻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齐抓共管的推动力。

——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联防联控,将空气质量重点指标纳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红黑榜”及“大行动”等考核体系,持续深化扬尘综合治理,研究制定《南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在全区率先对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分阶段实施禁行,全面实施环检新国标严格排放监管,严控秸秆焚烧,禁限放烟花爆竹,深化重点企业污染治理等。

——科学治理,全力打好碧水攻

坚战。深入开展保“好水”、护“饮水”、治“差水”行动。2020年1至11月,南宁市重点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稳定达到100%,2020年1至11月南宁市水质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实现两个100%。建成区38个黑臭水体全部实现消除或基本消除。竹排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入选2020年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的典型案例。

——持之以恒,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全市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推进完成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双100%”完成;全面完成377个加油站共1266个埋地油罐的防渗改造工作;6家危化品企业完成搬迁改造;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走出“南宁模式”。

严守生态红线筑牢绿色屏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强化统筹,抓好南宁市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截至2020年,全市23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基本完成21个,正在施工建设2个,累计完成中央奖补资金支出3.5249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执行率达到99.73%。“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发现的2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环境监督执法和环评审批两个“正面清单”。目前,全市有499家企业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对疫情防控、生猪养殖类共计45个项目实施简化审批或备案管理。组织开展一对一企业帮扶活动。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服务。

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南宁形成高压态势。2020年,全市共组织开展水源地、黑臭水体治理、移动污染源、冬春季雾霾、夏季臭氧、重点企业土壤污染等40余项执法检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5万多人次,检查企业7000多家次,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30793件次。排查“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101家。

2020年,全市共对250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处罚金额958万余元,其中实施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24起。启动环境应急预警应对处置涉突发环境事件12起,全市没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生态宜居,不仅体现在城区,在乡村同样实现。我市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任务,最终识别51个农村黑臭水体。2020年,全市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3.94%,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以行政村计达42%,为全区领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