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强监管 标准引领促发展——南宁市打造“全周期”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新模式
近年来,南宁市聚焦企业标准监督管理“质量提升”核心目标,以制度创新为驱动,打造“事前引导、事中监管、事后服务、全程激励”的全周期治理模式,推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创标”的系统性变革,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宁经验”。
监管机制创新筑牢质量底线
由于传统标准实施监管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双随机”监督核查机制,实现监管效能与质量安全“双提升”。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系统随机抽取自我声明公开标准,匹配执法人员与标准化专业机构专家组,实现检查对象、人员、标准“三随机”,消除监管盲区和人为干预,提升监督抽查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差异化处置机制,将合格主体纳入“标准领航培育库”,支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级标准制修订;对不合格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整改—复核—培训”闭环管理,推动“问题标准”完成修订,有效提升企业标准质量。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依托抽查结果,构建企业标准质量“信用画像”,将监管资源精准投向高风险领域。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建筑材料、家电、家居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抽查,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效率显著提升。
培育体系创新夯实质量基础
针对企业“不会编标准、编不好标准”的痛点,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服务端口前移至“标准研制”环节,全方位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
市场监管部门除了举办标准化业务常规培训,还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等开设专题培训,涵盖标准编写、政策解读、案例解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等内容,有效解决企业标准结构不规范、技术指标不合理等问题。
为助力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开展“标准问诊”“线上答疑”等“一对一”质量诊断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内部标准体系。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广西南亚科技有限公司制定Q/NY001—2024《水处理用微孔曝气器》企业标准,并完成自我声明公开,为专利产品市场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标准技术支撑。
市场监管部门在世界标准日等宣传活动期间,组织标准化试点承担单位及技术创新型企业开展经验分享和现场观摩,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标准研制能力。
推行标准管理激活创新动能
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将标准化管理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建立“岗位设置—考核激励—效益转化”闭环机制,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创新”转变。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推行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明确首席标准官、标准总监、标准化专员等专职岗位及其职责,指导建立岗位能力评价体系。目前,南宁市36家重点企业累计聘任141名标准化专职人员,实现“有人管标准、懂管标准”的专业化管理。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将标准化要求融入生产、质检、服务全流程,促进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与实际生产的匹配度显著提高,企业实现“制度落地—管理升级—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搭建服务平台破解“出海”壁垒
南宁市通过构建“规则解读—流程指导—产品出海”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依托中国—东盟标准云平台数据,梳理企业在与东盟及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中的诉求,联合标准化技术研究机构完成收集中药材、中医药、新能源汽车、农产品、低空经济、储能等产业在东盟及RCEP成员国的相关标准和法规4000余项。如日本《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法》、泰国《水果汁:橙汁》等准入要求,帮助本地企业精准掌握目标国或地区标准,助力本地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联合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开展跨国团体标准研制,推动“南宁标准”成为区域服务贸易“通行证”。目前,跨国团体标准《医疗护理员服务操作规范》已启动立项,《面向东盟物流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规范》《面向东盟跨境电商直播人才培训服务规范》已获批发布。
全周期治理打造标准化创新高地
南宁市将以“全周期治理”为引领,持续深化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创新,通过监管机制再优化、能力培育再强化、制度设计再完善、国际合作再升级,为全国标准化治理提供更多“南宁经验”,以标准赋能高质量发展。
搭建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治理效能。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托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建设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字孪生”监管平台,实现7×24小时政策智能问答、标准制修订计划智能生成、合规性风险智能预审,同步接入物联网设备采集标准实施数据,推动监管模式从“人工抽查”向“智能监测”转型,强化全过程数字化监管能力。
打造重点产业标准联盟,促进协同创新。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新能源汽车、铝加工、茉莉花等优势产业,指导组建产业链标准联盟;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共同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团体标准及联盟标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标准体系,提升产业标准化协同发展水平。
探索跨境贸易标准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市场监管部门将指导企业、社会团体创建农产品高质量跨境贸易“南宁模式”,以“标准认同、检测前置、信息共享”为核心,服务RCEP框架下区域经贸合作,打造标准化国际合作新范例,助力跨境贸易便利化。
此外,南宁市将依托高校及职业院校,探索开展定制化、国际化的标准化人才培养项目;探索“标准+认证”“标准+检测”“标准+知识产权”等融合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标准化解决方案,提升南宁市标准化服务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记者 杨玲 马霞 何正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