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爆款里的邕城叙事——南宁数字文化产业乘势崛起
从热门短剧中“闪现”的南宁地标,到世界顶流电影中的南宁幕后制作团队,南宁数字文化产业正乘势而起,抢滩新赛道。一系列爆款短剧的背后,不仅是技术与创意的胜利,更是南宁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效能集中爆发后激起的澎湃浪潮。
一部部精彩跌宕的短剧正紧锣密鼓地拍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网络在全球同步更新;动漫制作人在一帧一画反复打磨中,描绘出震撼的动漫场景……南宁厚植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催生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场景。
勇闯新赛道 微短剧制作跻身头部梯队
如今,短剧正凭借“短直快”的叙事逻辑和“高密度”的情绪输出,迅速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重塑影视生态格局。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指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南宁也逐渐成为短剧赛道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总部位于南宁的短剧黑马广西山海星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海星辰集团)目前稳居国内短剧行业第一梯队,2024年微短剧市场份额稳居全国前三。
近日,记者在山海星辰集团看到,编剧们正为新作奋笔疾书,剪辑组、投放组、制作组等后期团队加紧制作爆款产品。“公司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深耕短剧市场,目前旗下‘山海短剧’已储备优质微短剧版权超500部,并取得月均票房超3.5亿元、爆款率超40%的行业标杆成绩,多部现象级作品热力值突破2000万。”该公司董事长周培金表示,公司积极推动短剧全球化布局,旗下海外平台“StardustTV”已进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12种语言版本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拉美、中东及日韩等国际市场,下载量突破2000万次,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生力量。
从南宁大桥到亭子码头,从青秀山到灵龟山,不少市民在诸多爆款短剧中发现,南宁风光成为剧情中动人的注脚。“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当前的短剧已突破单纯娱乐功能,通过“短剧+”模式向文旅融合等多元领域延伸。
“我们深入挖掘广西本土故事,以广西各地的民间传说、民族文化故事为蓝本,进行短剧创作。同时,巧妙地将南宁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地标性建筑等融入剧情,通过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将这些文化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公司还与南宁的文化机构、专家学者等合作,确保所呈现的南宁文化元素准确、鲜活且具有代表性。”周培金介绍,继去年推出广西文旅微短剧《孤单旅行团》后,今年还将推出聚焦“三月三”主题的广西文旅题材新作《绣缘》。
从短剧聆听文旅新足音,以“微”屏讲述城市新故事,将于今年6月在抖音等各大平台上线的《绣缘》,是以绣球寻根之旅为线索的精品文旅短剧。该剧讲述川桂青年携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南宁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也彰显了广西从山到海的开放格局以及服务大西部发展、打造陆海新通道的决心与成果。
眼下,短剧市场持续“狂飙”,它从数亿块小屏幕中冒头、井喷,并在世界引爆“华流”。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为山海星辰集团的短剧业务拓展,尤其是为“出海东盟”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充分利用南宁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微短剧创作、拍摄、制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将短剧作品推向东盟市场,扩大广西文化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周培金透露,公司计划继续加大在南宁的投入和发展力度,一方面推出更多具有南宁文化特色的优质短剧作品,积极参与南宁文化产业建设、人才培养,助力南宁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微短剧产业核心区;另一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AI技术在微短剧制作和出海中的应用。“我们正在制作首批5部AI短剧,通过AI剧本创作、视频翻译、搭建虚拟场景等方式,实现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增加产能的目标。此外,公司还将加深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合作,以AI技术为短剧出海提质加速。”周培金介绍。
打造“梦工厂”扩容动漫“朋友圈”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以来,连续打破多项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哪吒”的爆火不止于银幕,其幕后的制作力量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广西南宁四叶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耕文化创意设计制作领域13年,参与制作了不少国漫精品佳作,《哪吒2》中章鱼将军和鲨鱼统领的三维建模正是由该公司制作,让世界看到了“南宁造”文化精品的力量。
当下,公司设计师们正专注制作动漫作品,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搬上荧幕。“我们以广西独有的保护动物白头叶猴为原型,打造名为‘灵柒柒’的卡通IP,研发了动漫短剧《灵柒柒游八桂》,希望第一篇作品《灵柒柒游南宁》能让大家了解南宁、喜欢南宁、爱上南宁。”公司董事长周卫炜说。
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南宁正以头部动漫企业为引领,积极培育数字文化创意沃土。今年3月,该公司牵头成立了南宁市动漫协会,会员企业包括动画制作、游戏开发、动画宣发等多种业态的动漫企业,全力推动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动漫产业的新高地。
造梦者集聚,更需要“梦工厂”。“广西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动画的行业基础,目前在自治区、南宁市的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南宁)动漫游戏产业园项目,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立项申报和选址工作。”周卫炜说。该产业园项目位于凤岭儿童公园,将集合南宁乃至广西和全国的优秀动漫游戏、动漫周边企业,是南宁动漫“朋友圈”的一次强势扩容。
产业园计划设置国际制作中心、交易中心、创投中心、数据中心、东盟潮玩商业街、主题商业中心等板块,未来将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吸引更多优秀动漫企业和人才入驻,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丰富优质文化供给,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园对接全国优秀的数字文化企业,并借助南宁的区位优势,推动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出海东盟’。我们还计划在园区内打造‘永不落幕’的东盟潮玩展,积极拓展东盟市场。”周卫炜说。
抢滩新风口“数”写文化产业新篇章
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如何让数字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叶草和山海星辰两家企业的成功经验有一定的启发性。两家企业都深耕各自领域,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实现实力的跃迁,并借助模式化体系和高科技手段,做到优质文化产品的量产,进而建立产业生态链。”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刘倩玲认为,南宁市发展文化产业可从以下方面发力:完善文化产业统一协调管理体系,推动资源的灵活流动和有效利用,凝聚发展合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谋划、落实对南宁乃至广西文化产业起到引领作用、能带动更多本土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项目;建设中国—东盟虚拟制片实验室、XR影棚、动作捕捉等技术共享平台,推广AI辅助创作系统,为小微文化企业制作高质量内容降低门槛。“我们可借鉴这两家公司技术团队经验,开发本土文化IP的生成算法。通过AI辅助剧本和动画分镜生成、特效渲染等,并与市场预测、周边产品开发联动,提升生产效率。”刘倩玲说。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抢滩数字文化产业“风口”。南宁不仅用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造梦,更以产业升级的硬核逻辑,让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南宁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坚持政策引领、加强品牌打造、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交流合作’等有力措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目前,全市拥有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42家,其中有4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占全区总量一半以上。在2024年广西视听产业标杆评选中,南宁市有22个企业、项目入选,占全区90%以上。”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春梅介绍,市文广旅局将继续加大对优秀文化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企业、高校、金融机构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中国—东盟(南宁)动漫游戏产业园、中国—东盟(南宁)视听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加速南宁文化产业集群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南宁文旅政务新媒体矩阵等渠道宣传,提升南宁优秀文化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 余秋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