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探索实行“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 南宁等地医疗机构上线智能健康评估平台
6月17日,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广西“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在南宁市举行。会上介绍,近年来,广西全面普及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力,同时激发医疗消费新动能,规范引导健康管理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消费环境。
近年来,广西探索实行“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智慧体检、线上问诊、AI风险评估等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南宁、柳州等设区市的部分大型医疗机构已上线智能健康评估平台,居民通过小程序即可掌握身体指标变化趋势。广西部分三甲医院正探索通过“定期随访平台+家庭健康监测设备”的方式,为高血压患者实现在线居家指导与远程调药。
在促进医疗消费方面,自治区商务厅把《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建议清单》的6大类25种产品全部列入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范围,每类产品按销售价格的30%、最高1000元给予补贴,有力促进广西适老化医疗产品消费。下一步,广西商务部门将继续按照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引导“互联网+药品流通”发展,支持药品零售流通企业与网络平台加强合作,打造“有医生的24小时药店”,推广“互联网+药品流通”零售模式。
在普惠医疗保险方面,广西推动设立以“保费低廉、衔接医保、突破目录、补偿大病”为特点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并实现14个设区市全覆盖,2022年以来累计为931万人次提供保障。南宁、桂林和梧州等6个设区市参保人可使用医保个账购买“惠民保”,投保便利性不断提高。
相关部门还积极推动居民关注营养膳食、睡眠调节和心理健康,科学引导居民选购居家医疗设备,提升自我健康监测能力。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卫建议,居民可结合实际需求分类配置,对于慢性病家庭,建议配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基础设备,帮助患者随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使用用药提醒器等智能设备,可有效提升服药依从性,辅助实现科学、规范的慢病管理。老年家庭需重点防范跌倒与心脏骤停等意外风险,建议安装防滑垫、感应夜灯,配备跌倒检测手环,配置家用AED等,提升居家安全水平。育儿家庭则可配备电子耳温枪、家庭雾化器、鼻吸球、喂养追踪器等,提升家庭健康保障水平。
(记者 廖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