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火龙果抢鲜上市 冷链锁鲜销路畅

发布时间: 2025-06-24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韦玉露 |责任编辑: 李鑫

仲夏清晨,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广西朝合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200亩火龙果基地已是一片繁忙。50余名采果工人提着桶穿行田间,一颗颗红艳饱满的火龙果被剪下放入桶中,随后装车运往分拣车间。

在分拣车间,火龙果首先经过智能分选机,在冲洗表皮尘土的同时进行精准分类,智能剔除瑕疵果。接着,工人按照严格标准进行二次筛选:单果果径在60—70毫米以上为一级果,果径在40—50毫米为二级果。筛选合格的火龙果随即被送入冷库,在6℃—7℃环境中快速降温,以抑制果实呼吸作用,有效延长保鲜期。装车完毕后,冷链车满载鲜果启程,全程温控确保火龙果新鲜抵达全国各地市场。从清洗分级到预冷锁鲜再到冷链直发,火龙果完成了从枝头到市场的“保鲜赛跑”。

夜幕降临,果园万余盏补光灯同时点亮,宛若璀璨星海。这套补光催花系统通过精准调控光照时长,成功诱导火龙果反季节开花,可将采摘期从传统的6月延续至次年2月。自引入“补光催花+精准水肥管理”等现代种植技术后,火龙果的坐果率、好果率和大果率显著提升。“这是今年上市的首批果,能收60万公斤。”基地负责人卢秀仁说。

火红的果实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致富果”。采摘季忙碌时,基地需吸纳300余名村民,岗位分工包括摘果、洗果、打包、装卸、运输等,根据岗位不同日均工资能有200元—500元不等。“我们剪果是按照重量计酬,多剪多得,手快的一天能挣200多元!”摘果工人马志达的话语中满是干劲。

展望未来,卢秀仁信心满满。打开厚重的冷库大门,他向记者透露:“下一批果在7月份成熟,预计可收75万公斤,冷库已预留好仓位。”与此同时,工人们正在田间检查补光灯线路,为新一轮催花工作做足准备。

近年来,坛洛镇积极优化种植结构,目前全镇火龙果种植面积达1万亩左右。通过引导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为农户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记者 杨盛 韦玉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