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以求真务实践行初心 以改革创新书写答卷——南宁市奋力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7-02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郭少东 |责任编辑: 李鑫

当前,社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2024年7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运行,通过抓重点、攻难点、通堵点,全力推动首府南宁社会工作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勇担当善作为,时间镌刻奋进足迹,激发前行力量。一年来,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等职责,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路径方法与实践模式,奋力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

以“改革家”精神为新兴领域“展新能”

高温天气,成功送达了午餐时段的最后一单,满身汗的美团外卖骑手黄蔓义就近来到武鸣区在荣盛东方大药房总店设立的“邕新驿站”休息。“现在累了、渴了,我都来‘邕新驿站’休息。”黄蔓义说。

一年来,南宁市全面打造“邕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饭菜加热、应急物资共享等服务,把温暖送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

近年来,南宁市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是社会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新兴领域包含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辐射面广,流动性大。如何团结凝聚好新兴领域群体成为亟须破解的难题。

南宁市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为抓手,突出抓好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同时,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力、协同推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暖“新”服务体系,全力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

一项项扎实举措,记录的是奋勇向前的足迹:

强攻坚,摸底数。以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和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行动为抓手,摸清党建工作底数,确保“不漏一家,不少一个”。

强示范,抓引领。深化“党旗领航”系列活动,在新兴领域创设100多个“党旗领航+”载体,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等,推行承诺践诺,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促进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开展“双报到双融入”活动,依托“邕新e家”微信小程序,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并向社区党组织反馈社情民意。

强覆盖,抓链条。建立产业链党建联建“三强五创五联”工作机制,将链上的国企、民企、行业协会商会等联结起来,以党建链聚合产业链、提升供应链、赋能创新链。

强阵地,抓服务。开展“党旗领航·暖新聚新”关爱服务活动,整合人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工会等资源,制定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关怀慰问等15项年度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实事项目清单。围绕打造“15分钟服务圈”,重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邕新驿站”337个,融合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青年之家、司机之家、零工驿站等各类为民服务场所共建686个服务新就业群体站点,积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以住宅小区、商圈(街区)、楼宇、商家、交通场站等工作场景为重点,围绕通行友好、服务友好、沟通友好等内容,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开展友好场景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逾千个,构建了“就近可达、全城联享”的暖“新”服务阵地体系;全市已建成产业链党建联建共建平台12个;2家非公企业党建案例入围全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强、发展强”典型案例……新兴领域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新兴领域正为南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强基固本

以“实干家”本色为基层治理“增效能”

每月逢4日、14日、24日或星期四,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党群联动、共商民生,3年来解决各族群众身边事逾700件,创建“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

为着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南宁市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将23家市直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强化跨部门工作协同和政策衔接,围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城中村党建助推城市基层治理、以基层社区为抓手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等制定文件,着力在增强党建引领效能上固根本、抓创新、求突破,不断提升首府南宁基层善治水平。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南宁市多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巩固深化减负成效。制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50项举措,清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机构标识牌”“功能标识牌”等各类牌子2.48万余块,制定村级组织减负措施等7项清单,让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开展数字民生赛道工作,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民生服务效能;有序推进马山县“一表通”数据管理系统试点工作,探索减轻基层填表报数负担的有效办法。

——持续抓活基层自治。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提升专项行动,联合17个部门对全市1832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全面体检”,审核提出1624条意见建议,制定12条标准规约条款,全面提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民主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组建1200多个“老友议事会”,涌现出“逢四说事”“六步议事法”等一批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的典型做法。

——建强社区工作队伍。从“选、育、管、用”等环节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规范管理,通过招聘等方式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18名社区工作者的目标;分级分类抓好村(社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和议事协商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实施,全面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职能力。

向上向善

以“奉献者”担当为志愿服务“聚势能”

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十余年救起400多人,被群众誉为“邕江边的生命守护者”;宾阳县中华镇“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主动担起照顾留守儿童的责任,用心用情用爱陪伴他们快乐成长;南宁市“蚕豆公益”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康复、教育、维权、文化等全方位服务……当前,南宁的志愿服务项目越来越精准、精细,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社会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扎实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让更多民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金钥匙”。

作为广西目前唯一组织实施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一老一小一新”专项行动的设区市,南宁市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老年人、青少年、新就业群体,整合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营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新有关爱”的文明和谐社会氛围,为“一老一小一新”托住稳稳的幸福。

壮大社工人员队伍强支撑。积极引导从事社会工作并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2025年南宁市有15201人报考。目前,全市注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超100家,从业人数突破8000人,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达7355人。

深化品牌创建成果强培育。持续擦亮“绿城闪耀志愿红”品牌,聚焦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常态化开展“一老一小一新”、“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中,重点打造1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满足“一老一小一新”的多元需求。

自身建设

以“先锋者”姿态为社会工作“赋动能”

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坚持软硬件齐抓,强化自身建设,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合力,迎接挑战,全力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效能。

坚持以学为先,强化理论武装。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以来,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着力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

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工作运行。研究制定部务会议事规则、统一领导市信访局等工作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逐步构建起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加强社会工作与信访工作协同联动,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遵循。

今年以来,南宁市委社会工作部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坚持学做结合、注重实效,把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社会工作重点任务、深化模范机关过硬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一年耕耘一路歌。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将紧扣中心大局,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突出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奋力开创南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 郭少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