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拧紧节约“制度螺栓”——南宁树起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新风

发布时间: 2025-07-0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官俭民丰,政清人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如一颗制度螺栓,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责任链条。在绿城南宁,从纪检监察铁面监督到财政精打细算,再到机关事务细处落笔,一场以制度之力涤荡浪费之风的实践,正为清廉建设注入沉实力量。

监督利剑悬顶,源头严防歪风

“紧盯‘装修风’向基层延伸,督促审计、发改等部门严把项目审批与资金监管关,就是要从源头上卡住违规建设、奢华装修的闸门。”南宁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梁熙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市纪委监委将整治铺张浪费与纠治“四风”紧密结合,直指六大“装修风”顽疾。

监督之网越织越密。梁熙介绍,通过贯通联动财政、审计等部门,定期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运用大数据排查相关信息,查处违规吃喝等问题。

财政“紧”字当头,经费用在刀刃

“我们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南宁市财政局副局长阮仕严一语道破理财之道。2025年预算编制中,南宁市以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依赖,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与发展急需。

钱袋子看得紧,更要管得严。南宁市财政局亮出“三个严控”硬招:严控预算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果断清理收回;严控新增支出——前置审核层层把关;严控超预算支出——32条监控规则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实时预警,筑起支出“防火墙”。

公务支出细处见真章。南宁市严把接待审批与报销双关,“无公函不接待”成为铁律;差旅费标准因地制宜,乡镇补助解了偏远地区公务出行之难;新能源公务租车规定落地生根,绿色出行渐成风尚。在阮仕严看来,这套“预算严控、监督强化、地方特色”的三维体系,正是条例落地生根的坚实路基。

机关率先垂范,节俭蔚然成风

“公车私用?现在想都别想!”南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凌光宇指着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上的实时运行轨迹说。北斗定位监控配合“一车一卡一档”,编织出公车监管的严密网络。

办公用房资源也在“紧日子”中焕发集约生机——权属统一登记、数据库动态管理、调配制度严格执行,超标准配备在定期巡检中无所遁形。细微之处涵养风尚。

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常态化开展,节能灯具、节水器具在公共机构广泛应用,节能宣传周、新能源汽车展播撒绿色种子。凌光宇表示:“节约要成为机关干部职工血脉里的自觉。”

紧日子换来好日子,民生投入做“加法”

制度螺栓越拧越紧,省下的真金白银流向何方?财政数据给出了暖心回答:2025年上半年,南宁民生支出达341.19亿元。在一般性支出做“减法”的同时,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8.96%,教育支出跃升19.87%,社保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卫生健康均实现可观增长。

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南宁的实践印证着朴素真理:当每一分财政资金都在制度笼子里精打细算,当每一次公务行为都在阳光下规范运行,省下的是不必要的开支,赢得的是民心所向与事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从监督的利剑到财政的算盘,从公车的轨迹到办公室的灯光,南宁以细密针脚缝制节约之服,以制度螺栓加固清朗党风政风——紧日子里的担当,恰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记者 宾艺苑 王虎 王宇强 黄明政 陆锡梅 黎明 黄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