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惠民科普同行”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 沉浸式体验让安全知识“活”起来
在VR电动自行车模拟驾驶区,市民学习安全驾驶知识。记者 宋延康 摄
7月22日上午,南宁市应急管理局组织探访团走进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开展“筑牢安全防线·惠民科普同行”媒体开放日活动,让每一名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获取安全知识。
据了解,为推动普及安全事故和应急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公众应急防护意识和能力,南宁市在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中设置“南宁市安全科普馆公益开放日”,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安全体验场馆资源优势,推动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常态化、普及化。
走进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VR电动自行车事故模拟、地震体验、烟雾逃生、心肺复苏模拟人等10余项互动装置打破了传统科普的“说教模式”,通过先进的模拟技术,设置交通安全、消防、自然灾害等功能体验区,让安全知识“活”起来。探访团和市民在科教中心专业教官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了各个互动场景,并在实操演练中学习正确的自救避险逃生技能。
据悉,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位于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C区,目前“南宁市安全科普馆公益开放日”为每周日和周一,市民可通过“爱南宁APP”、“南宁应急”微信公众号预约,团队可直接前往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前台登记预约或电话预约。
南宁市壮小安应急安全科教中心总教官侯兵介绍,该中心作为广西首家半公益性应急科普机构,自2023年运营以来,始终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坚持开展大量公益服务,年均接待中小学生、社区群众、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参观体验超8万人次,深入学校、社区举办公益培训227余场,惠及群众16万余人。
南宁市将安全科普馆公益开放日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是应急体系建设与惠民工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深度联动、协同发力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应急筑基、惠民提质”的良性互动格局。(记者 郭少东 马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