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书写战绩 展现体育精神 南宁学子在全区学生运动会上摘金夺银
逐梦青春,同向未来。由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和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主办的全区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参赛单位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教育局了解到,在本届学生运动会上,南宁市代表团的运动健儿用汗水和努力取得了出色战绩,在中学组11个项目比赛中共斩获金牌50枚、银牌31枚、铜牌14枚,为促进南宁市中小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写就亮眼一笔。
拼搏进取展示风采
本届学生运动会是全区学生广泛参与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分为大学组、中学组、区直中等职业学校组,共设11个大项305个小项。
南宁市教育局精心组织、科学施训、全面备赛,南宁市代表团309名领队、教练和运动员参加本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的所有11个项目比赛,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啦啦操、武术、绣球和毽球。
比赛中,南宁市代表团奋勇拼搏绘就力与美的画卷,精彩展示南宁学子的青春风采——
绿茵场上,选手如疾风般奔跑,足球在他们脚下灵动穿梭。
百米赛道,发令枪响,选手像离弦之箭般弹射而出。
泳道之中,选手宛如灵动的鱼儿,在碧波中快速前行。
篮球场上,选手身姿敏捷,攻防快速转换,汗水与激情一同挥洒。
排球馆里,选手配合默契,拦网似铜墙铁壁、扣杀势不可挡,展现出团队的凝聚力与拼搏斗志。
乒乓球台前,选手身手矫健,小小的银球在球台上方划出一道道迅捷的弧线。
羽毛球场中,选手步法灵活,展现速度与技巧的极致融合。
武术馆里,选手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拳脚生风、身姿矫健,凸显中华武术的魅力。
毽球场上,选手配合默契,展现出传统运动的灵动与协作之美。
此外,啦啦操队员以活力四射的舞蹈和整齐划一的动作,为赛场增添别样风采。
“一校一品”亮点频现
南宁市游泳项目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尤为出色,获得了32枚金牌,其中个人项目20枚,并包揽接力赛12个项目的全部金牌。田径项目4×100米接力赛中,男、女队都摘得金牌并打破赛会纪录。足球项目中,高中女队和初中女队均勇夺第一名。
从奖牌榜中可以看出南宁市中小学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亮点纷呈:足球项目初中女队以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学生为班底,在自治区第十三、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中连续夺冠,实现广西“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五连冠;以南宁琼林高中女子足球队为班底组建的南宁市高中女子足球队还代表广西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在比赛中顽强拼搏获得了第六名,实现历史性突破。南宁市第二中学初二学生莫云微,在本次50米仰泳比赛中游出了健将级的成绩,也是广西第一个非专业健将级运动员。不仅如此,南宁市第一中学足球队、南宁市第二中学啦啦操队、南宁市第九中学排球队、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篮球队、南宁市第十三中学毽球队以及武鸣中学绣球队均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展现了南宁学生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此外,在本届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征集工作中,南宁市表现突出,共有713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59篇、二等奖210篇、三等奖344篇。
学校体育蓬勃发展
以体育人,强健体魄。长期以来,南宁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南宁市教育局秉持“五育”并举、“健康第一”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持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促进学校体育蓬勃发展。
南宁学子在全区学生运动会上摘金夺银,充分彰显了南宁市教育局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体教融合全面助力。教育、体育等部门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加强统筹指导,充分保障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资源整合凸显成效。多种方式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提升教学科研训练能力,吸纳退役运动员担任兼职教练,通过课后服务、体育社团和特色课程多种方式,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持续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
学校体育强健体魄。学校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指引,全面发挥学校体育课主渠道作用,优化课程与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广大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
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创新进取,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增强体质、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为南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莫俊 黄琰 甘林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