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贷款增量居全区首位 广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
7月29日,记者从2025年金融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末,南宁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82.87亿元,占全区贷款增量的36.18%,居全区第一位。此外,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作用持续显现,截至6月末,广西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其中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88%。
南宁市融资总量增长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南宁市融资总量增长总体平稳,融资成本持续降低,信贷资金持续向实体企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南宁市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1至6月,累计通过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向全市经营主体提供资金337.9亿元,占全区比重的35.7%。融资成本不断下行,1至6月,南宁市新发放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89%,同比下降51个基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05%、3.04%,同比分别下降42个、41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南宁市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贷款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截至6月末,南宁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82.87亿元,贷款增量居全区第一位。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622.91亿元,同比增长12.57%。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42.68亿元,保持基本稳定。南宁市持续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三大工程”项目贷款余额549.62亿元。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创新高
广西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一揽子金融政策,金融总量稳定增长。1至6月,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9.68亿元,同比多增92.63亿元,连续3个月保持多增态势;截至6月末,广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增长6.8%,比年初新增2163.54亿元。
直接融资规模实现激增。1至6月,广西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融资743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发债205亿元,创历史新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348.17亿元,同比增长80%。
上半年,广西外汇市场展现较强韧性,收支表现亮眼。1至6月,广西涉外收支总量33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创近三年历史同期新高,在西部12个省区中排第三位。1至6月,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442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0%,保持西部省区和边境省区第一。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714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居全国第六位。
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88%
广西出台《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2025年至2027年,每年统筹财政资金实施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担保补贴、奖补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2025年整合财政资金22亿元用于贷款贴息补贴,1亿元用于融资担保业务费率补贴。据统计,今年7月3日至7月25日,金融惠企贴息政策累计支持经营主体78.35亿元,惠及1869户经营主体,降低相关经营主体融资成本8764.71万元。
广西加大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广西科技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9%、12.4%,绿色贷款比年初增长10.4%。居民消费信贷市场活力凸显。截至6月末,广西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其中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8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365.42亿元。
广西还加强线上线下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融资服务效率。截至6月末,“桂惠通”数字化金融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112家,累计注册企业超34万家,促成融资超1.13万亿元。
22家上市公司分红32.71亿元
广西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扎实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严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成效显现,市场呈现筑底回稳态势。截至6月末,广西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2226.56亿元,同比增长10.1%;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贷款余额671.86亿元,较年初增加399.13亿元;租赁住房贷款余额283.01亿元,同比增长16.3%,信贷资源精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不断提升。1至6月,广西7家公司获批回购增持专项贷款23.54亿元,22家公司披露现金分红32.71亿元,8家上市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超50%,资本市场投资价值持续凸显。(记者 韩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