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良庆区:生态甲鱼撬动养殖产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8-04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在良庆区大塘镇的花甲山,占地60亩的露天养殖基地映入眼帘,一只只鲜活的甲鱼正怡然自得地晒背休憩。甲鱼或趴在岸边石板上,或浮于水面,黝黑的背甲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俨然一副“悠闲度假”的模样。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按下“慢放键”——甲鱼缓慢生长,养殖户耐心守护。这份“慢”里,不仅藏着对品质的坚持,更蕴蓄着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

近日,记者走访大塘镇花甲山生态养殖基地时,恰逢基地负责人林富攀在准备甲鱼的“营养大餐”。他动作娴熟地将新鲜的小鱼小虾按比例调配,手上动作不停,装桶、搬运等一套工序行云流水。制作完成后,林富攀来到池塘边,将鱼虾均匀地撒在岸边。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甲鱼仿佛听到了“开饭”的号令,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游向岸边的饲料落点,伸长脖子,张大嘴巴,争相抢食岸边的美味。

“用小鱼小虾来喂养,甲鱼需要三五年才能长到三五斤,虽然生长周期长,但品质上乘。”林富攀介绍,这个甲鱼养殖基地于2021年成立,如今已拥有10个标准化养殖池。短短几年间,基地养殖的甲鱼不仅陆续达到上市标准,还产出了3批品质上乘的黄沙鳖。黄沙鳖每公斤售价70—100元,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基地养殖的甲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更因生态养殖模式备受市场青睐。”大塘镇畜牧站站长粟永平透露,为了养殖出品质上乘的甲鱼,镇畜牧站为养殖基地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及现场技术指导,希望未来不仅能产出更多绿色健康的甲鱼产品,还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生态红利”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

(记者 何璨汐 闫蕊 林泽华 陈子婧 余璀虹 实习生 韦伊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