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看农贸市场新图景 品‘菜篮子’里幸福味”系列报道 菜市“潮”起来 创意添新味——南宁市农贸市场丰富场景传递温情烟火

发布时间: 2025-08-07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卢丽婷 李晓燕 |责任编辑: 李鑫

创意墙绘为淡村农贸市场增添新景。记者 黄敬敏 摄

编前语:

如今,南宁市有不少传统农贸市场悄然换上了“新装”,融入智能、文化与服务功能,让市民提升“15分钟生活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承载起社交互动的期待与文化浸润的使命,迎接四方宾客。

文化赋能传统菜市,创意碰撞生活日常。近日,记者来到南宁江南区淡村农贸市场与青秀区内街生鲜农贸市场,扑面而来的新潮创意与市井气息相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文化点睛

特色墙绘装扮热闹市场

在淡村农贸市场,琳琅满目的鲜货静待于货架上,摊主们热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记者穿过熙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菜摊,沿着市场里的通道来到正在招商中的淡村壮药香料市场,色彩艳丽的墙绘顿时映入眼帘,浓浓的艺术气息为农贸市场增添了新景。

细观之,墙绘设计十分用心,凸显民族元素,多种中草药与香料跃然墙上,身着美丽民族服饰的少女指尖轻拢八角与香叶的画面生动又透出几分灵气,展现了古老智慧与民族情感,与隔壁药材摊的实物陈列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风情图。

淡村壮药香料市场原为江南水街,如今与淡村农贸市场连成一体,将打造成一个集中草药、康养、老龄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

“广西的香料很出名,尤其是这浑厚饱满的八角,必须让它成为画中主角之一。”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学生方嘉燕说,创作墙绘时在香料摊前反复观察八角的外形与色泽,只为落笔时能尽力表现出其特质。6天时间里,该学院师生团队运用专业知识,把准市场定位,结合中草药知识,完成了3幅总面积达120平方米的墙绘。

“学校与企业共建,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能力的平台,同时通过墙绘艺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环境建设中,向群众传递关注自然、关爱健康等理念,让社区公共空间更显温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团委副书记黄燕介绍。

美丽的事物总引起人们的共鸣,精美的墙绘引来市民游客争相打卡,为农贸市场带来了人气。淡村市场董事长冯晓斌表示:“农贸市场不仅是群众装满‘菜篮子’的场所,还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传统市集以更贴近现代审美的方式融入饮食文化和广西特色,让八方来客在此读懂广西。”

创意破圈

谐趣语句点亮日常采买

谁说买菜是枯燥的?内街生鲜农贸市场极具创意的环境为采购的人们带来了惊喜。

这里环境清爽洁净,摊位整齐划一,不仅绘上了多彩的民族纹样,摊位上的谐趣标语也十分吸引眼球。“博览全蔬”宣示着蔬菜的丰富,“牛气冲天”彰显着肉类的鲜美;“吃藕不丑,还很养颜”“菜也没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句句透露出生活的智慧。

“市民在这里不像来买菜,而是像逛展览。与传统菜市场相比,这个市场更有生机与活力,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市民韦先生说。

当前,不少年轻游客喜欢在承载当地人记忆的农贸市场里探寻城市特色、感受不一样的气息,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转变为沉浸式深度体验。“每次旅游,我都喜欢选择富有文化特色又趣味十足的地方,感受属于当地城市的不同烟火气。”游客小林说。

蔬菜摊主凌姐见证了农贸市场的变化后感到很开心,“我们市场成了网红地,买菜、打卡两不误。”

充满文化巧思的表达像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轻松破除年轻人对传统农贸市场的刻板印象。创意的加持,让买菜变成了时髦的“微旅行”。南宁的农贸市场,正以“潮”姿态成为连接生活、传递快乐的社交打卡地。

复合新生

南宁“菜篮子”焕发新活力

当最朴素的烟火气与最前沿的设计感、最深层的文化根脉激情碰撞,南宁农贸市场正从单一的买卖功能升级为融合多重功能的复合场景。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烟火气里感受生活,发现温暖细节和治愈瞬间。”冯晓斌表示,农贸市场正在发生改变,变才是发展的动力,当前淡村农贸市场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构建更丰富的场景,社区食堂、共享阅览室、活动室、影院等正加紧建设中,一个既能满足一日三餐,又可实现文化娱乐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多元空间将展露芳容。

当下,越来越多传统农贸市场正在寻找“破圈”之路,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加入文化展览、智慧体验、便民服务等,开拓思路,拓展空间,在颜值与内涵上实现双重焕新,增添新的烟火气,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更多记忆。

(记者 卢丽婷 实习生 李晓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