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以“绣花功夫”提升环境 让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发布时间: 2021-09-2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莫岚远 |责任编辑: 李鑫

以“绣花功夫”提升环境让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兴宁区以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创城工作


厢悦园小区居民自觉将垃圾投放到垃圾分类屋。记者莫岚远摄

●编者按

为巩固拓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即日起本报开设“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栏目,聚焦各城区、开发区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农贸市场等重点难点区域在开展全面排查、整改、提升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传递文明理念,树立文明形象。敬请垂注。

今年以来,兴宁区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大局,城区上下凝心聚力、铆足干劲,调动全员之力、形成长效之制,以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创城工作。

       建立长效常态机制



走进兴宁区虎邱村,车辆依次规范整齐停放,干净整洁的路面令人心情舒畅,村规民约映入眼帘,文明宣传氛围浓厚,村内农贸市场、超市、沿街商铺为附近居民购物提供了不少便利,三五居民于树下围坐一起聊天、下象棋,舒适、温馨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如今,兴宁区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农贸市场等重点难点区域都像虎邱村一样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兴宁区充分发挥“城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机制作用,各级干部职工按照城区创城“三每”要求,做到“踏遍每一寸土地、进遍每一个单元、上遍每一级楼梯”,通过加强网格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中村等薄弱环节,兴宁区对照创建标准,集中力量攻坚,打造了一批示范点,正在推动“试点”向“全域”覆盖。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兴宁区研究制定了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各行业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用标准化规范化推动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同时,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激发市民参与创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创城、共享文明成果的浓厚氛围。

         大党建带动“微”治理



“小区里新铺了道路,设置了文化墙、分类垃圾屋,环境慢慢地变好变干净,我们老人家心情更舒畅了。”细微之处尽显文明新风,住在兴宁区兴东街道将桥社区厢悦园小区的老住户农光郁老人感叹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厢悦园小区在2017年完成海绵城市小区改造。今年以来,小区在街道、社区、业委会的带领下,针对宣传氛围不足、楼道堆放杂物、基础设施损坏等创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对小区展开了地毯式整改清理。”兴宁区兴东街道将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蓝华说,为实现长效管理,将桥社区在辖区建立了小区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促进辖区小区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联动体系。 

该党支部组织清扫队伍,对厢悦园小区进行集中整治,使小区环境卫生面貌和公共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小区居民参与创城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得到提高。

多年来,厢悦园小区未聘请物业公司,经过多方努力,现在厢悦园小区有了业委会,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激发了小区居民自治热情,小区事务从“没人管”变成了“大家管”,形成了良好的居民自治模式。业委会统一收取管理费,聘请保安、保洁员、水电工,加强小区车辆管理、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定期清理大件垃圾、疏通管道,持续提升小区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

     “志愿红”闪耀文明光辉



在兴宁区的街道上,“红马甲”志愿者们不停忙碌着,成为文明出行的宣传员、引导员,带动百姓主动维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增光添彩。

今年以来,兴宁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社区平台,积极开展“农村扶贫济困”“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表演、义务诊病等系列便民利民活动,营造出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

同时积极探索志愿服务长效管理机制,从2021年5月起,每日安排多名志愿者活跃在交通路口、服务站和广场等地,以点带面加强志愿服务引导及整治工作。此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理论、文化、卫生、科技等各类宣讲1752场次,惠及群众13万多人。

目前,兴宁区有志愿服务团队291支,实名注册志愿者74299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兴宁区常住人口比例为12.07%;有服务时长记录的志愿者人数为42916人,占兴宁区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为57.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