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破解空巢之困,需要儿女“常回家看看”

发布时间: 2021-10-14 |来源: 南宁晚报 |作者: 叶祯 彭媛媛 |责任编辑: 李鑫

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达90%

破解空巢之困需要儿女“常回家看看”

不少老人选择居家养老。采访中,老人对子女的希望很简单,“常回家看看”。记者宋延康摄

据统计,2020年中国空巢老人已达1.18亿人。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将超过2亿人!

重阳节将至,记者分别采访了部分老人及其子女。老人对于子女的希望很简单,“常回家看看”。而子女工作忙等原因,能陪伴老人的时间却很少。一些有经济条件的家庭选择在同一个小区或隔壁小区另外买房,实现短距离和老人“同住”,但大多数家庭无法实现这一模式。你家的老人选择如何养老?如果子女无暇照料,将老人送到敬老院,老人能接受吗?对于养老问题,你怎么看?

养老现象

子女无法照顾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

市民唐女士的家婆患有老年性痴呆及小中风,经常大小便失禁,也因此经常滑倒。儿女各有各的家庭,也有各自的工作,很难做到天天都在家里看顾老人。“几个儿女就提出三个方案:一是每人去照顾老人10天,二是带老人去农村租平房住自己照顾老人,三是送养老院。”唐女士说,最后大家觉得送去养老院会好些,“入住后,子女经常去看她,现在她住惯养老院了,不肯回来了。”

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养老机构,让子女省心省力的同时,也让入住的老人安心。2019年8月,85岁的陈奶奶在家连续摔跤4次。为了让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其女儿参观多家养老机构后,把陈奶奶送到了唐山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很好啊,很开心!”在该养老服务中心,脸色红润的陈奶奶说,刚入住时,她卧床不能动,就连上厕所都需要护理人员抱到特定的椅子上。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如今她不但能下床坐轮椅去参加唱歌等活动,还能站起来走两步。

为避免矛盾各自有家“同居”一小区

子女与老人住在相近的小区,除了经常电话联系、上门看望,还在节假日家庭聚餐,这也是不少市民选择的养老方式。

王先生一家三口住在青秀区闹市区,喜欢安静的老父母则住在较远的新区。逢年过节,王先生一家回去与老人聚餐。平时,王先生每天与老人视频通话,发现老人有不舒服症状,就会驱车带老人就医,“互不干扰,又不会让亲情降温”。

有的市民还选择与父母购买同一小区的房子,下班回父母家吃完饭,再散步回自己小家。市民郑女士认为,婆媳问题是千古难题,除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对小孩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很容易“引爆”矛盾。“同居”一小区的相处方式,这个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部分老人喜欢自由选择养老机构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我们各不干扰!”81岁的李阿姨经常和几个同龄朋友到不同的养老机构了解“医养结合”式养老新模式,“南宁市的养老机构我基本都走过了,前几年老伴生病时,我还陪他到一家养老院住了4个月。”

李阿姨说,他们是为了不让孩子担心而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而且,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老年病,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挺好的。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不少养老机构周边配套十分完善,有的可享医院权威专家、尖端医疗设备、VIP就医通道等一线医疗资源,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也成了一些“思想前卫”老年人养老的选择。

唐山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设施完善。记者宋延康摄

各方观点

全国文明家庭: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

今年7月刚拿到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奖杯的钟日胜,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钟日胜说,父亲去世得早,在他援非之前,母亲轮流跟他们姐弟一起住。

钟日胜先后两次报名参加援非,整整有4年时间不能陪伴在母亲身旁,“有时候想起来觉得很是愧疚。回国之后,就把老母亲接到身边一起居住”。

钟日胜的母亲今年80岁了,老人闲不住,每天还坚持做饭。“只要她愿意做,只要她力所能及,我不会拦着她。这是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晚辈的爱,只有接受了她的关爱,她才会开心,才会觉得自己对家庭有用。”钟日胜说,如果有天母亲走不动了,他就请人来照顾她,“我觉得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不一定是时时刻刻在一起,但让他们能每天都看到你的身影,知道你在身边,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和安心。”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尊重老人,以人为本

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张翠芬,是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副院长,兼管着高新区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她说,尊重老人,以人为本,注重关爱老人的身心健康是自己对为老工作的要求。

张翠芬觉得,能自理的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比较好,无论是独居还是近距离居住,家人和社会应多给予他们关爱,鼓励他们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大学等参与老年人的活动,丰富老年生活。

对于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张翠芬建议他们还是到机构养老。正规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都不错,有温馨温暖的养老氛围,能保障老人身心健康。

据悉,2016年以来,南宁市列入全国首批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南宁市已建成既有医疗卫生资质,又具养老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50所,数量居全区首位。

居家养老中心主任:建议加大居家养老的建设和投入

望州南晚晴居家养老中心主任黄伟玲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制度都很好,政府的投入也很多,但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员增多,独生子女时代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遍性,政府的大众化养老机构己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居家养老的投入,让老人能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享受日常生活照顾,解决独生子女们的后顾之忧。”黄伟玲说,白天子女能安心上班工作,晚上老人从养老中心归来也可以和儿孙共享天伦。

黄伟玲觉得,住养老院,家人的亲情容易降温,建议加大居家养老的建设和投入,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和谐家园的生活。

民间文艺家:养老因人而异,因各家而异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覃祥周说,广西壮族有一种在重阳节“补粮”的习俗,认为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食粮”(意即寿限)就要“断绝”,要由子女和孙女,尤其是出嫁女儿或其他近亲来“补粮”,这样老人的“食粮”就不会断绝,便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长寿文化。

尊老和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卧冰求鱼、二十四孝歌等孝子的故事和歌谣广为流传。覃祥周觉得,如果条件允许,老人跟孩子居住养老,每天儿孙绕膝,会让老人心情愉悦,有益健康长寿。但如果是半失能老人,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有专业人士照顾,还有同龄人聊天,会更有益于老人健康。“养老要因人而异,因各家而异,才能达到和谐的目的。”覃祥周认为,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如果家中有“空巢老人”,就应该“常回家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