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红”促进“校园绿”
以“党建红”促进“校园绿”
南宁市卫生学校凝聚党建力量助力垃圾分类
参加培训人员在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参观。 (蒙浩摄)
近年来,南宁市卫生学校围绕《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科学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措施,以“党建红”促进“校园绿”。
多措并举
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去年,南宁市卫生学校获评“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也成为2021年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综合业务培训班的承办地。10月28日,培训会在南宁市卫生学校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市卫健委委属18家单位及各县区城区(开发区)卫健局、医院等单位代表参与培训,共同参观了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
培训会上,副校长许茂松介绍了南宁市卫生学校工作经验,该校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相思湖校区和黎塘校区实现了“五有”要求(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长效管理、有分类实效),从容器配置、清运渠道、作业规范、宣传告知等四个方面全面实现分类达标标准。
落实机制
在校内走出垃圾分类工作新路子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需要长期培养引导,关键在于党员带头。南宁市卫生学校党委号召党员带头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党委委员到支部上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党课。依托“一个班级一面党旗”党建品牌组织党员下班级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让学生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加强宣传,营造人人知晓、普遍参与垃圾分类的校园氛围。
学校党委把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学习贯彻活动与各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群众。“七一”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党员、青年团员志愿者带头对校园环境进行清理,把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学校党委先后组织了13次共250名党员、青年团员志愿者走进社区,为群众清理生活垃圾,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的政策和知识,示范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
下一步,南宁市卫生学校将继续聚焦校内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为加快推进美丽南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