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有序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 2021-12-23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云亦云 |责任编辑: 李鑫

有序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努力把南宁市建设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健全文物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普查、征集、利用和宣传等各项工作,文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南宁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99处。各类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陈列馆)共计21家,南宁市文物管理和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市扎实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工作。全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建成南宁博物馆、南宁孔庙博物馆、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南宁建制博物馆等一批文物保护重要设施,对33处文物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完成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建设和顶蛳山遗址一期保护任务,完成邕江两岸综合整治涉及的6个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此外,在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文物监管、科学合理利用文物、加强保护革命文物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宁市正在有序推进《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对南宁市的文物价值和现状进行评估,对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合理展示利用、组织与管理、社会发展协调、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致力于在南宁市发展建设中始终贯穿文物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正确处理保护文物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达到保护文物遗存、展现千年邕州城文化特色、实现城乡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目的。《规划》明确提出,近期把南宁市建设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完善对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提高南宁市历史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增强民族自信,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好基础。

下一步,南宁市将从三个方面大力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一是开展文物保护基础工程,包括划定公布全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申报公布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二是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包括继续推进周家坡古民居建筑群修缮保护工程、建设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并以邕江铁路大桥的修缮保护和利用为切入口,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工程。三是推进邕城文脉延续工程,包括积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邕江万年文明史;做好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等;利用文物场地及历史景观建筑等建设骑楼博物馆、古邕州旧事陈列馆、王阳明在广西陈列馆、电影博物馆、八音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