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南宁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全市“七五”普法工作

发布时间: 2022-05-0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南宁市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讲座。    (南宁市司法局供图)

南宁市开展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普法宣传形象代言人“阿洛”“小智”在街头开展法治宣传。 (南宁市司法局供图)

●开栏语

“七五”普法期间,我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为建设平安南宁、法治南宁,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对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我市司法局等3家单位荣获“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一级法官韦欣等3人被评为“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南宁市公安局被评为“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即日起,本报将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七五”普法期间,我市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南宁建设蓝图谋划推进,健全体制机制,抓住“关键少数”,不断创新普法手段、开展全民普法,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依法治市社会基础持续夯实。

2020年,全市“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南宁市先后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南宁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扭住“谁执法谁普法”牛鼻子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南宁“七五”普法的一大特点。

2018年,我市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普法工作责任机制,督促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将普法渗透到立法、执法、司法、服务和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同时,将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评、精神文明创建、法治建设指标等考核中,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

全市各级各部门牢牢扭住“谁执法谁普法”这个牛鼻子,推动普法工作理念、实践和制度创新。

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工作的决定》,促进地方性法规的贯彻落实。市政协每年联合市司法局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

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全过程,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已成常态;制作“小案说规范”微动漫普法专栏、运行全区首个市级“公民警校”项目、设立“食品安全大讲堂”等,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各部门从本部门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开展精准普法。

我市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的“独角戏”变成各部门的“大合唱”,普法方式更加有效、普法格局进一步扩大、普法的约束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大普法”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用“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树牢全社会法治信仰

我市扎实推进重点对象普法用法,用“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带动“绝大多数”,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高不高,成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尺;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成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市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考试、国家工作人员网络学法考试和旁听庭审学法等,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必修课。

为持续提升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与依法办事能力,南宁累计组织7779名新提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任职前法律考试,每年举办“法治南宁讲堂”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讲座,组织10余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络学法用法培训考试,有效提高了我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突出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我市实现全市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达100%;开展“开学第一课”,以法律进校园、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校园维权岗等活动为载体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构建25个覆盖各县(市、区)、开发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实践基地,有效提升青少年普法教育效果。

抓住对农民普法这个难点,我市着重提高农民和农民工法律维权能力,选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全市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培养基层“法律明白人”,大力开展“法律惠民”“送法下乡”和关爱农民工、服务农民工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山歌普法、法治文艺汇演和法治电影进村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送到千家万户。

“花式普法”让有限空间无限拓展

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

我市跳出“为普法而普法”的小圈子,不断拓展法治宣传空间,在地铁、公交、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街区、图书角、长廊遍布城乡,成为广大群众学法的“新课堂”。

市司法局结合实际提出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十百千万”工程目标,构建了以1个市级、12个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821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岗、席)为支撑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57个遍布县(市、区)、开发区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教育基地落成,159个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试点成功推广,全市村(社区)实现了法治宣传栏、图书角和法律顾问全覆盖。

立足信息化时代特点,我市设计法治宣传动漫代言形象“阿洛”和“小智”,制作普法公益片,在地铁、公交车打造城市移动普法宣传阵地;《政法在线》《说法讲理》等成为具有普法影响力的栏目;打造“南宁普法”新媒体品牌,依托“司法快讯”“以案说法”“热点聚焦”“普法在线”等栏目板块,发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信息,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全民普法实效性。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成效,让法治信仰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的基础日益稳固,更高水平的法治南宁、平安南宁正在变成现实。

(记者/杨盛、潘旋、王琦汕、廖凤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