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前三季度金融业主要指标逆势上扬 南宁引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2-0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韦静 |责任编辑: 李鑫


记者近日从南宁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新闻通报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优化金融服务顶层设计、巧用金融力量为市场主体“造血”“输血”、加强金融工作创新等举措,引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着力保主体、惠实体、稳住首府经济大盘。前三季度,我市金融业主要指标逆势上扬: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去年同期0.6、0.2、1.2个百分点;新增资本市场直接融资798.5亿元,占全区比重达63.1%。同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实现新突破,9月末南宁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3.3万亿元,达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2%,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增长。

优化金融服务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南宁市从快、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工作。

从快打出政策组合拳。及时出台措施保障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稳经济金融工作细案,落实19条措施,印发“打好稳财金惠实体攻坚战”工作方案,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稳信贷总量工作。

从实深化政银合作。重新修订南宁市金融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深化与驻桂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常态化走访服务60余次,与驻邕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推动金融加大对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工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从细健全金融服务工作机制。抢抓政策窗口期,建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贷款、中长期贷款联动机制,全面摸排梳理报送项目,强化工作调度,指导金融机构全覆盖对接服务,推动政策落实落细。

我市还实施融资服务专员制度,为55家重点企业配备融资服务专员,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建立新型农业主体、“专精特新”等企业融资需求名单,完善市、县两级融资对接服务机制,推动政金企对接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

金融“造血”“输血”作用增强

连日来,南宁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企业)开发线上金融产品,运用大数据赋能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质效。“该平台是我们以南宁市涉企政务数据和企业信用信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风控及智能识别等技术进行科技赋能而建成的,有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等难点堵点。”市金融办主任曾肄业表示,目前该平台上线运行,接入了20个部门87项数据,上线银行、担保等金融产品142款,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获贷率及便利度。

南宁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正是我市巧用金融力量为市场主体“造血”“输血”的重要成果。

我市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争取国担基金入股,出台增资方案,做大做强市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科创担”“专精特新担”等产品;打造首贷续贷中心“银行+担保+财政+税务”普惠型小微企业“四位一体”融资服务模式,提高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纾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延期还本付息;深入实施“桂惠贷”,修订应急转贷资金实施细则,取消应急转贷资金收费,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金融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从保险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绿色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金融创新推深向实注入强劲动力。

保险创新方面,我市系统推进34项保险创新任务,在全区首推“惠邕保”,为普惠医疗保险提供南宁样本。成立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已推动11个保险创新项目落地,其中全国首创2个、全区首创7个。据统计,保险业保费收入保持“两个高于”,1—9月保费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12.3%,分别高于全国、全区7.34、7.55个百分点。

供应链金融创新方面,我市出台工作方案,率先建立市本级首批67家核心企业和205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加快推动供应链金融产业园及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绿色金融方面,我市首建绿色金融+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成功发行全国城商行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券,落地全市首个“碳中和”网点。

“今年以来,广西银保监局大力支持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稳经济促发展。接下来将引导银行业保险业落实落细稳住经济大盘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深化RCEP对接实施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同互促,扎实推进南宁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助推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银保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妮娜表示。(记者 韦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