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廉动力” 清风入民企——南宁市扎实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取得成效
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是清廉南宁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宁市创新制度和工作机制,将清廉建设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持续擦亮政商关系“亲清”底色,并指导企业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培育民营企业清廉文化,通过“廉动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政企同心“携手”营造清廉建设浓厚氛围
品茶悟廉、论茶弘廉。走进南宁市清廉民营企业教育基地——江南区金砖茶城“茶廉印象”展示馆,浓厚的清廉宣教之风扑面而来。该基地内设6个展厅,以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故事情节为主展线,以茶的成长历程与秉性为辅展线,引导参观者“走廉洁之路,思无悔人生”。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将清廉意识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2022年,市工商联持续探索廉洁教育新模式,依托江南区茶文化,盘活企业资源,将中国传统优秀茶文化与廉洁教育相结合,建立南宁市清廉民营企业教育基地,为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开展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提供学习交流、教育提高的平台。
市工商联还指导民营企业开展“清风书香扬正气·廉洁文化进民企”读书活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等,扎实推进会员企业清廉文化建设。其中,玉林、福清、茂名等异地商会纷纷组织会员企业签订《“廉洁守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南安商会妇联向在邕南安籍女企业家、妇女发出《“以德养廉清风传家”倡议书》,引导在邕南安籍家庭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发挥家教家风在清廉民营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民营企业清廉建设参与度大幅提升,清廉之风深入人心,营造了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亲”而又“清”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踏着“清”风,我市各职能部门积极深入企业,优化企业服务环境,畅通惠企纾困渠道,让清廉规则融入民营企业发展全过程,以廉赋能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商关系“亲”上加“清”。
2022年,市工商联以开展“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为抓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开展联企活动,继续做好“店小二”式服务,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鼓励民营企业家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合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和谐政商关系,为深化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在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中,我市各职能部门聚焦政企良性互动,积极营造更好更优、彰显法治的营商环境。市工信局牵头起草了《南宁市2022年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对照“4张监测企业清单”和“3张服务企业清单”,做到“六必看”“六必问”,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280项,已帮助8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169笔银行贷款共计14.61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0.38亿元。市发展改革委在全区率先打造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找人、人找政策”……
积极落实纾困解难举措,从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帮扶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灵活精准运用金融政策工具等方面助推企业健康发展。这些举措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利好,充分调动了企业开展清廉建设的主体作用,有效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
突出试点先行打造清廉示范样板
2022年10月,结合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工作实际情况,我市积极选树培育29家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业规范、道德高尚的标杆企业,并将其确定为南宁市清廉民营企业创建培育试点单位,在促进我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我市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提供思路和示范。
“身为领导者,不得接受下属任何实物或现金馈赠……”“未经许可,采购人员(产品采购、用品采购等)不得私自(未经公司同意)接受供应商的任何实物、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旅游、娱乐等形式的馈赠……”这是在广西瓯文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中规定的“四条红线”不能碰、“八条黄线”要警醒、“五十条蓝线”要注意的职务犯罪高压线。
广西瓯文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敏飞表示,公司将廉洁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将诚信廉洁、守法经营理念有效融入企业制度、管理、经营活动中,营造浓厚的崇廉敬廉氛围,有效推动公司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向纵深发展,公司先后荣获“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证书、“2022年企业信用评价3A级”证书等。
“清风入企”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企业文化与清廉文化融为一体,让清廉逐渐成为员工的行为准绳。广西威壮集团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叶卫东介绍,集团突出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专题学习培训,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培训管理中,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廉洁从业意识。为优化企业廉洁从业环境,该集团总部员工及各子公司管理层均签订了《员工廉洁承诺协议》,同时创新推出“廉洁公示台卡”,公开反舞弊投诉举报渠道并取得良好成效,企业获评2022年全区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标杆企业。
清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市不断扩大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的影响力,让清廉之风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全流程,积极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吴青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