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 2023-09-27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杨梓晗 |责任编辑: 李鑫

9月26日,2023年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系列活动在南宁市举行,9位来自海内外的广西籍杰出人才齐聚一堂叙家乡情、话家乡事、谋家乡发展。这个专属于乡友人才的盛会,因疫情影响,时隔2年后再次重启,正式回归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系列活动。

今年的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以“万才返邕共圆梦想”为主题,推出17项涵盖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重点活动,绿城处处盈满浓厚的爱才、尊才、渴望人才氛围,充分体现了南宁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举办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只是南宁市众多聚才抓手载体之一。当前,南宁市正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推动产才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才服务,坚持把人才集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同向发力,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于大局处谋势 升级推出人才政策“组合套餐”

“公司在南宁落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和优秀的企业家们碰撞出新的火花。”万航星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任说,今年他与来自南宁市多家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40名负责人,一起参加了南宁市组织开展的优秀企业家培养项目。

优秀企业家培养项目,是南宁市“新时代人才23条”政策中的一项创新举措,主要是面向南宁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优秀企业家,通过开展专题讲堂、外出研修、沙龙研讨、专家入企咨询等多样化方式,进一步培养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研发和应用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王伟任深有感触地说,“这个项目帮助我们了解到当前无人机应用的市场环境和最新动态趋势,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在南宁,类似优秀企业家培养项目的人才引育举措还有很多。去年底,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等新定位新使命,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相继出台了“新时代人才23条”“大中专毕业生23条”等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提出了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普惠面广的“干货”举措。

例如,南宁市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优化升级“邕江计划”人才项目,给予引进培养的人才和团队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今年,已评选出2022年度“邕江计划”领军人才团队22个,给予项目资助2400万元。其中,来自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项目18个,占比达82%。

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获得了2022年度“邕江计划”领军人才团队500万元项目资助。“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充满诚意的人才政策,是南宁吸引人的地方。”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加持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产品出货量实现了稳中有升,产值同比增长约50%。

人才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风向标”,更是集聚人才的“聚宝盆”——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30万人,其中入选各级人才重大平台、称号的高层次人才超过5000人次。青年人才持续快速增长,2022年全市新增集聚来邕留邕就业发展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达14.3万人,同比增长近45%,城市人才吸引力不断提高。

于关键处落子 为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人才活水”

“我对未来南宁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满信心,相信凭借自己在学校三年的专业学习,一定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发光发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学生林广寿在谈及未来时眼中满是自信。

林广寿的信心来自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广西首个“比亚迪产业学院”。该学院把比亚迪核心技术、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为比亚迪在南宁建设全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以及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培养输送大批专业人才。

产业所需所急就是人才工作所向所为。2022年,南宁市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的不同人才需求,拟实施人才支撑重点产业发展“一产一策”计划,对不同的产业按需精准制定出符合该产业需要的人才集聚、培养和支撑政策举措。

当年底,南宁市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围绕产业人才增量、队伍素质跃升、人才评价优化等多个方面,靶向实施19条措施,打响了“一产一策”的“当头炮”。“比亚迪产业学院”的成立,正是落实该方案的务实之举。

方案实施不到一年,已取得不少亮眼成效。促成比亚迪与南宁市有关部门、广西10所职业院校共建“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为比亚迪引进、培养各类产业人才超2.7万人次,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技工人才的旺盛需求;举办了“云问技”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邕城行交流活动,靶向邀请10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家、高校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推动7个人才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施“揭榜挂帅”,促成宁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布的“基于hypervisor技术的一机多屏系统开发”项目揭榜成功,获384万元资助。

一个个创新平台落户产业,一批批产业人才队伍结伴来邕。南宁市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产一策”做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率先结出“硕果”。2022年,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97.1%;2023年上半年,南宁首次入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36名。

今年以来,南宁市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外的电子信息、金属及化工新材料、铝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6个重点产业开展的“一产一策”研究制定工作已全面铺开。不久的将来,一批批专为重点产业“量身定制”的产业人才引育留用举措将陆续亮相,势必掀起南宁市新一轮的产业人才引育高潮。

“南宁市实施的重点产业‘一产一策’做法,实质就是在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上下深功夫、做细文章。”南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产业强。只有以人才政策的精准“滴灌”,才能有效推动各个产业精准靶向引才聚才;只有以人才的集聚和科技创新的支撑,才能有效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融合处发力 搭建人才科研创新“广阔舞台”

近日,《中国人才》杂志社发布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南宁市的《探索市校合作新模式激发产教融合新活力——南宁市建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助力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入选优秀案例。

案例获奖的背后,是南宁市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大力建设面向东盟、服务RCEP的产学研中心的生动实践。

去年,南宁市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了集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企业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内首家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基地——桂电南宁研究院。经过一年的运营,该院已累计进驻科研平台18个,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1700多人,与相关企业合作项目达90余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在全区开创了整建制、团队式高效引才新模式,在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衔接贯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产学研平台既是人才引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支撑。南宁市在产学研科创平台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在全区率先出台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的优惠政策,给予最高40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共建集产业技术研究、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孵化上市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及高端创新载体。

今年3月,南宁公布了新认定的5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名单,南宁市奶水牛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其中之一。该研究院是依托广西乳业龙头企业皇氏集团旗下皇氏赛尔生物科技(广西)有限公司建设,旨在通过先进的生物育种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奶水牛品种的改良和升级,带动奶水牛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南宁市奶水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熊锦萍介绍:“依托这个平台,我们顺利集聚了多名国内水牛研究的顶尖专家,实现了高端人才的快速招募。目前,已实现了在巴基斯坦的奶水牛胚胎批量化生产和境内胚胎移植中试实验,为明年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搭好筑梦台,筑梦人自来。目前,南宁市已累计建成22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集聚国家级人才15人、人才团队近500个,转化成果85项,实现营收超过6.3亿元。

与此同时,南宁市还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如今,南宁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41家,自治区创新创业平台450家。强劲的创新“引擎”,有力支撑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成就,也激活了南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于细微处用心 打造近悦远来的最优“人才生态”

今年初,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正式发布《57城生活舒适榜2022》,运用量化模型,从安居指数、出行便捷度和收入三大维度出发,呈现中国不同城市的舒适度。其中,在全国“出行便捷度”的榜单中,南宁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跃居榜首。

“虽然我家离公司挺远,但我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总共不超过一个小时,这种感觉很幸福。”从上海回到南宁工作的青年人才小谭对南宁的交通便捷度深有体会:“在南宁,地铁+共享电动自行车就能满足日常出行的交通需求,不仅快捷方便,还很舒适,这是我喜欢南宁的一个重要理由。”

交通出行、安居保障、生活便捷……针对人才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南宁市除了实施看得见的人才政策,还努力营造“看不见”的氛围留才。

8月25日,南宁市第100家青年人才驿站正式揭牌。青年人才驿站是南宁市为青年量身定制的民生项目,可为来邕求职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每人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同时提供人才政策解读、岗位推介、城市融入等综合服务,深受青年人才欢迎。

“青年人才驿站就是我在南宁的第一个‘家’。”来自柳州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邱祎璠,利用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的6天时间,顺利租到了满意的住房,正式开启邕城新生活。

目前,青年人才驿站已累计接待2278名高校毕业生入住,其中1650人留在南宁就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南宁市正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壮大人才队伍、升级人才平台、细化服务保障,广开进贤之路,汇聚天下英才,必将以强劲的人才支撑,助力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记者 杨盛 杨梓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