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女记者体验“被救援”
南宁市公安局副局长、警航办主任甘泽华介绍,目前,我国的警务直升机应用多停留在空中观察、载客运输等方面,在反恐处突、抢险救援等警务实战中,机载任务员也多为缺少飞行经验的普通特警或消防官兵。为此,南宁警航决心重点打造一支身兼多种专业技能的特种空勤队。
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在施救地点上空约20米高处,救生员索降到地面,为伤员装好座套等设施,两人一起升回机舱,然后送去急救。
在12日直升飞机绞车救援演练中扮演伤员的,是邕城媒体两名女记者。当被悬挂在绳索吊上机舱时,其中一名“女伤员”感到有些害怕,手在空中本能地到处乱抓。这时,救生员果断出手,强制约束“女伤员”的动作幅度,以免被栓在一起的两人在机身下剧烈晃动导致意外。此时,就算救生员大声安抚“伤员”,螺旋桨和马达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导致“伤员”什么也听不到,所以只能来硬的。
救生员和“伤员”安全进入机舱后,直升机飞离,其间大角度倾斜机身在空中转弯,一名扮演伤员的女记者下机后晕头转向,称没想到坐直升飞机会这么晕。后来她们得知,自己刚刚“享受”的,是目前全国10多支警航队伍中唯一拥有独立且成建制的空勤队的“施救”。
空勤队负责执行观测、航拍、救援、空降突击等机载空勤任务。今年7月,南宁警航特邀美国“第一优先”空中救援公司的直升机救援专家担任教员,按照国际民航组织(FAA)认证的培训项目,在南宁警航基地对空勤员们进行近乎严苛的直升机绞车手、救生员技术培训。美国教员介绍,直升机参与的救援任务,80%都是靠绞车救援完成的,而“直升机绞车救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救援行动时,直升机悬停在目标上空,此时飞机的安全系数最低,救援常在陌生环境低空飞行、作业条件复杂、时间紧迫,还有其他多种难以预测的环境因素,对直升机飞行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进行索降的救生员与直升机上的绞车手需要通过手语相互联系,绕过障碍到达目标。在到达目标上方时,飞行员对吊索上下救援的过程处于不可视状态,位于舱门的绞车手必须“一心三用”,一要充当飞行员的眼睛,通过读数指挥飞行员精确调整直升机位置,二要操纵手里的控制器控制吊索上下,三要协助救生员进出舱门。此外,从绞车垂下的钢索仅一厘米粗细,却承受着数百千克的重量,风险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