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邕宁区:移民新村展新貌 产业振兴奔小康

发布时间: 2021-08-02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余秋兰 王丽霞 |责任编辑: 李鑫


从泥砖房到精致小楼,从小小火龙果到特色支柱产业,邕宁区新江镇那了村村民说,是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小康梦圆,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美化环境建设新家园

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悠闲古雅的凉亭,整齐美观的太阳能路灯、青翠挺拔的绿树,环绕着错落有致的楼房,这是那了村那桂坡村民美丽的新家园。

曾住在那桂坡泥砖房里38年的黄文强一边感慨,一边说着自家屋里屋外的新变化。“国家统一出钱装修外墙,还帮我们修建了水泥硬化路、坡道、巷道并进行绿化,现在还有了篮球场、凉亭……”

那桂坡移民新村建设是该城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邕宁区移民新村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除那桂坡外,我们还对曾屋移民新村基础建设投入了400万元以上,对那麻生态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315万元以上。”邕宁区农业农村局水库移民安置服务中心主任何天达说。

自2006年7月实施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邕宁区水库移民部门全力推进水库移民各项工作,2006年—2021年共投资2656.19万元在那了村实施49个惠民项目。

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建设,那了村移民村屯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增加了移民收入,增添了致富信心,改善了居住环境。

资金扶持为民办实事

自从国家实施新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邕宁区投入6000多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用于水库移民村屯基础设施和移民新村建设及生产扶持,受益移民群众达8000人以上。“为使广大水库移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紧盯百姓们的‘急难愁盼’,做他们的‘贴心人’。”邕宁区农业农村局水库移民安置服务中心干部刘振奇说。

近年来,新江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进火龙果产业,打造库区移民致富支柱产业,“我们发展火龙果种植得到了移民部门的资金扶持,为我们那了村群众办了实事!”那了村原村总支书潘腾明告诉记者,随着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逐渐完善,移民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如今,火龙果产业辐射带动那了村群众发展火龙果种植3500亩,打造了4个那了村火龙果集散中心,全村火龙果年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移民群众种植火龙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

拓宽产业振兴发展路

在那了村火龙果集散中心,每当火龙果收果时节,农户们便会运来一批批品质上乘的火龙果,一筐筐上称计数、包装分箱后,通过货车运往周边各地。火红的火龙果,红了村民生活,也拓宽了产业振兴路。

曾耀宁是当地火龙果“种销一条龙”的领头军,他曾是英雄水库的移民,通过当地水库移民管理机构牵线搭桥,他2014年创办了南宁惠源龙种养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户们种植火龙果提供“一条龙”服务。

“火龙果收购价按照不同的尺寸以不同的价格收购,最高时能达3.4元/公斤,一天最多能收购3万公斤;商贩货车每天都能拉走3至4车,一天最多拉走10万公斤以上。”曾耀宁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只要农户大胆种,就不怕没销路。

种植火龙果有了技术支持,有了销路,当地农户们渐渐过上了他们所向往的美好新生活。“今年前3批火龙果收成不错,收入达6000元以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希望以后靠种植火龙果收入更高。”火龙果种植户曾耀言说。

 

相关文章